2019年政府宣布山林開放,讓過去諸多禁令解除,喜愛大自然的人可以探索更多深藏台灣中心的秘密,而,適逢後疫情時代,國旅爆發使更多人投入及參與登山活動。雖然無法正常自由地移動,卻也讓我們更謹慎生活、珍惜與家人朋友相處、關心腳下的土地,也有更多機會關心、紀錄與回望這片所生長的環境土地與自己的連結。
山林的美學
台灣的山地面積約占全部面積的70%,林業資源相當豐富,自日治時期便有台灣三大林場之一的太平山林場,鐘宜芬「山林書寫的歷史脈絡-『太平山文學誌』研究撰寫計畫」便爬理了當地歷史背景,紀錄從清領、日治及戰後前人見到這獨特山景所留下的地景文學;周禮群(海德薇)《巡山員小說:山神》圍繞著森林管護員,也就是一般常說的巡山員,平時巡山工作看似浪漫,其實有更多我們無法想像的工作,例如森林遊樂區營運、林道維護、取締盜伐、育苗、野生動物保護,他們站在最前線,用尊敬謙卑的身姿態度替我們守護山林,用熱情的心與山林共舞。
山林的抗爭
簡李永松(多馬斯)《角板山百年事件簿》藉著泰雅族百年變遷,游移在現代對原住民的理解、生活環境的變遷,甚至是日治時期的殖民迫害,進而反思自我、文化流動及消逝、族群與認同;遠足文化出版《拉流斗霸──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訴說昔日原漢爭鬥、日治理番政策中,隘勇線的存在曾經,遙想已經消失的血與淚交織故事。
山林的道路
在平地生活中,回家是一件最日常不過的事情,但在對於原住民來說,卻是動輒好幾天的苦行。王廷元《百年太魯閣:尋覓歸鄉路》沿著立霧溪用雙腳追本溯源紀實,除了歷史背景研調,更訪談部落耆老,把史料片段、耆老傳說寫下,不僅瞭解舊時歷史與人文,更暢遊在太魯閣山區經緯間,瞬息百年;鄭安睎《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踏查了南投郡大山區的布農巒、郡社,無數次的探險紀錄了舊社遺跡現況、日治理番道路、郡大溪流域養育的舊社;而後鄭安睎《重返關門:踏上布農丹社歸鄉路》甚至走訪更深處,帶來關門古道(起點南投竹山至花蓮玉里)歷史沿革、布農丹社群變遷,讓不曾在那生活過的族人知道自己的根,為喜愛登山的旅人介紹布農輝煌史蹟。
山林的情感
我們所能記得的都是那些美好且微小的片段記憶,馬翊航《山地話》幽微地、騷動著道出記憶中碎片時光,面對成長間的移動、身分認同、家族想像都化作物的記憶模樣,成為引子,在書寫中重重探問;我們會感到孤獨,那山也會嗎?劉宸君《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正是坦露地面對自己,在外人看似乎是把自己維持在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的較低層次的生理或安全需求,才能好好地觀察這世界,是不是如此這般才能看見與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及清晰思路?面對旅行、山與文字,最後都殊途同歸,相互拉扯,也勇敢挺身向前。
文編/王建程 Banner設計/Dyin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