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練于鼎 Banner設計/Dyin Li

「風將她們吹入城市的裂隙,裂隙裡有土,有塵埃,上頭有風霜雨雪,那就姑且在這細縫裡生根發芽,被慾海之水澆灌,開出一朵朵縫中之花。」——摘自梁評貴《風化臺北》散文創作計畫文章

她們是藏蔽在陰影裡的細節、隱約流露的微光,滋潤在黑暗迷途的孤寂心靈。電視劇《華燈初上》將大眾對日式酒店暨風月場所的遐想搬上螢幕,浮華的場景與小姐們精緻的裝扮。酒客在杯酒交歡之際,寄情於酒水,體驗暫時性的戀愛的氛圍,讓觀劇者沉浸於對酒店文化美好的夢幻泡泡裡。

霓虹泡沫下沉澱著現實

打扮光彩綺麗,有些小姐在打著賣藝不賣身招牌的酒店工作,看似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就能獲取優渥的薪資;實則在酒店上班的小姐們,大多皆有各自在生活上的難處,或過往不順遂的遭遇,才會選擇入行。曾入圍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我在林森北的那段日子》紀錄片,講述導演連晨輧童年時期父母離異,母親一人離開花蓮到台北日式酒店工作後的親子關係。也許是顧忌當時社會的眼光,過去家人間對於母親職業的話題像是禁忌一般,沒人敢提起。因此,三十歲的連晨輧開始藉由拍片來和過去的自己及母親對話,是一段自我告解的旅程。

酒店產業的勞動工作者比例雖以女性居多;不過,其實還有少數的男性公關酒店和同志酒吧,近年亦出現許多變裝的展演活動。由詹傑所撰寫的音樂劇劇本《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邀請藝人澎恰恰反串飾演女主角麗晶。故事仍以劇本的女性角色為主體出發,雖然演員在現實中是生理男性的身分,不過經由揣摩劇中的女性心理,澎恰恰所演繹出的麗晶不減身為酒店老闆柔媚世故的韻味,亦為戲劇演出帶來一絲詼諧的和吸睛的效果。故事裡麗晶因丈夫外遇而離婚,獨自北上基隆當酒女打拚維生,之後才開了麗晶卡拉OK。身為女性的她成為他人重要的心靈支柱,孤身地支持身邊親友及客人,散發著母性、善良與堅毅。就算抱怨,也是以聽似粗俗但卻雲淡風輕的口吻一笑置之。

城市歷史孕育待迸發的情慾

今日的台北,一般最為人熟知的風月場所,不外乎是林森北路一帶酒店以及萬華茶室。自小在萬華成長的艋舺囡仔楊麗玲,透過小說《艋舺戀花恰恰恰》的描寫,將記憶中艋舺的形象融入魔幻寫實場景,伴隨遇害身亡的鬼魂和艋舺最神秘、最嬌豔的風月女子,層層剝開如迷霧般千瘡百孔的人間故事。這些歷史、權力、情慾的纏繞交媾,是小說杜撰出來的虛幻世界,也是曾經在艋舺發生過的真實情景。

約由清朝道光年間開始,北台灣艋舺與大稻埕依序轉為商船的集散地,當時酒樓、妓院多座落於該地。日治初期引進日本藝妓來台,後才出現台灣本地出生的藝妓。國民政府遷台,不久韓戰爆發,台灣與美國簽訂互助協定,美軍進駐台灣。當時政府的盛情款待外,加上美軍豐厚的經濟消費實力,使得許多情色會館及酒吧如雨後春筍開張於台北。石芳瑜《花轎、牛車、偉士牌:台灣愛情四百年》一書,從荷據時期至網路世代,爬梳四百多年的台灣愛情觀流變,其內容也包含台灣娼妓的發展。

過去提供性服務的女性有許多稱呼,遊女、藝妓、慰安婦、侍應生、女服務生、茶室女、酒家小姐、酒吧女、公娼等,不同的時期她們會以不同的身分出現。長期關注性平相關研究的藝術家黃孟雯,在「旗飄揚下的她們」個展和調查研究計畫,探尋台灣從日治到冷戰後,那些無名的女性用自己的身體效奉國家,花名取代她們的本名。她們的職業曾被與不潔、淫穢等形容劃上等號,默默為國家付出,歷史卻埋沒了她們的真實名字與貢獻。

女性的身體成為政治資本

從歷史脈絡可見,不僅是在社會或政治上,女性身體的權利支配經常變成他者達到目的的手段。提到受性壓迫的女性歷史,不難會聯想到「慰安婦」。起於二戰為日軍提供性紓解的制度,人力來源主要為日本和其亞洲殖民地。以日本慰安婦「橫濱瑪麗」為原型,梁允睿創作《瑪麗皇后的禮服》劇本。故事內外的瑪麗,僅是想當個平凡的女子,夢想過著如一般常民百姓,生兒育子的範本人生。奈何歷史在她的生命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疤,即使如此,她每天依然身著白色洋裝、厚白的妝面,等待已逝的愛情,無聲地對抗著冷酷無情的世間。

同在二戰期間,日本為削弱太平洋上的美軍士氣,利用東京廣播電台節目的女播音員—「東京玫瑰」,以甜美嗓音向美軍播報戰況、故事及音樂放送,宣揚日本政治思想。陳庭榕「諧波失真」個展以此為發想緣起,作品《腹語術》蒐集台灣1930-70年代由女性演唱作為政治宣傳的流行歌曲,重新組合並編修詞曲,轉譯成一個視覺和聽覺的包覆空間。「諧波失真」是一種聲音被擴大時,能量訊號轉換不完全,使聲音波形不準確的物理現象;但這種短缺與失真,加上女性聲音的聲波特質,居然會帶給聽者一種和諧溫暖的共感,如此扭曲偏差卻使人誤植身在美好的錯覺。

回到現在,反思未來

2021年疫情關係,萬華茶室引起社會大眾的相關討論。2022年台灣最後一家合法經營的公娼館「天天樂」,敵不過疫情悄然於六月熄燈,可以說現在台灣性產業正式全數轉為非法地下化。而位於台北大同區的市定古蹟「文萌樓」修復完成後,接續著公娼精神於同年五月開幕。《妓念 : 市定古蹟歸緩街文萌樓廢娼貳拾年導覽手冊》所提,文萌樓是建造於1930年代的日治建築,為曾經的娼寮機構之一。其最具象徵的意義,莫過於1997年反廢娼運動,以此為核心據點捍衛公娼的生存權益。文萌樓仍然佇立在曾整條都是娼寮館的歸綏街上,轉生為古蹟紀念館,被賦予新的期望,盼能除去大眾對「性」和娼妓(性工作者)的成見,推廣性平與性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來不少傳統的風化場域被環境自然淘汰,可是我們應該清楚,「慾望」並沒有依循著相關法律規章的禁止一起消失,這些行為僅是繼續發生於檯面下。梁評貴的《風化臺北》散文創作計畫,側面書寫現代台北地區盛行的五種風化產業。以男性顧客和產業鏈輔助者的視角,走進不易被察覺的城市暗巷,趨向那昏暝的燈光。其中,故事的男性主角主要是透過網路社群媒體搜尋與聯繫資訊;業者與性工作者亦為了躲避執法人員,衍生許多網路上獨有的術語,工作現場還備有規避搜查的攻防策略。風化產業型態隨著時代不斷演進,但依舊只能長年屈於陰影之下,無法正對光明。政策上因缺少針對風化(性)產業明確的勞資規範,其勞動者的權益有更高的機率會遭到來自各方不合理的對待與剝削。儘管有合法性交易專區設置的法條,然而施行上卻坎坷不平難以落實。

現今台灣性平的權益爭取,有別於過往強烈的抗爭,期望能以和平理性的方式相互溝通。尤今在性別、性向、性別認同等,各種對性更複雜的身心狀態探討,讓我們明白認知意識其實也可能會跟時間流動變化。人們的情慾需求變換到了不同形式當中流轉著,像社群平台、虛擬交友等方式,成為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與延伸,皆是在生活、情感、慾望三者間求取的平衡。再者,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時難免還是會造成一些隱性的標籤,不論在是現實生活還是數位媒體,需要思考如何者避免曲解事實和淪入過度片面化的偏見之中,希冀由理解來接納多元又龐雜的差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