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連結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策略,也只有進行各種國際連結,才不會使我們永遠只是東方,『東方』與『亞洲』一樣,都只是被西方命名的治理名詞,我們要進行新的想像,就要脫離這種被命名的宿命,自己重新建立起各種對話關係。」——陳界仁[1]

時至今日,「南洋」這個詞彙之於台灣,不僅是充滿浪漫色彩的異域他鄉;「東南亞」也不止於地緣親近的地理名詞。藝術家們積極探尋新的對話可能,試圖開展新的關係。

走近彼此的方式有很多,許多台灣藝術家選擇實地走訪,用身與心去感受:

吳其育「《聲線Sound Route:關於印尼華人的歷史、樂音和記憶》」不侷限於文本資料,親身前往印尼,嘗試「以聲響思考」,讓鄉土民謠、口述歷史與環境音聲成為有力的敘述者,藉由傾聽來重新思考歷史與記憶,亦發現日本、印尼和台灣都曾有相仿的時代故事,且皆各自化成歌曲流傳至今。藉由聲響「看」見貫串亞洲近代史的共時性,也可說是時代巨輪的共同縮影。

賴麗婷獲得來自馬來西亞沙巴的卜卜劇場邀請,前往當地與不同背景的夥伴一起創作,在東方語境、背景之下重新詮釋西方經典劇本《三姐妹》,爬梳出馬來西亞人、台灣人和所謂「華人」於當代看待自己的方式與定位。

馮孟婕的「《無風帶遷徙》──印尼群島自然考察記」走訪印尼諸島,從自然環境與鳥類生態的層面去書寫印尼,既是一躺賞鳥之旅,亦是一場文化體驗與反思的冒險,作者的專業背景也讓計畫不僅止於文學性,在自然科學和博物學的層面也收穫頗豐,開闢出嶄新的視野。

不只深入特定地區,亦有藝術家以宏觀的角度廣泛考察:

劉兆慈因發現東南亞的獨立出版社、獨立書店與攝影書作品在台灣相對陌生,便主持「東南亞攝影獨立出版: 以影像書作為方法之田野考察與研究」計畫,耗費長時間的田野調查,探訪泰國曼谷、菲律賓馬尼拉、越南胡志明市、印尼雅加達與日惹等城市,紀錄當地活躍的獨立書店、出版社、攝影資料庫與影像書創作者,填補了相關資訊在台灣的空白。

林怡廷「他方─南洋」國際報導寫作計畫囊括澳門、緬甸、馬來西亞、香港、印尼與台灣,書寫亞洲各地的歷史淵源與政治角力,涵蓋了地理、文化與族群多個面向,將「當代南洋」的改革之路以報導文學的形式娓娓道來。

亦有東南亞背景的藝術家自己發聲,以故鄉風土為創作養料。如生於馬來西亞麻坡、曾赴台求學的馬尼尼為,跨足文學與視覺藝術雙領域,在「馬來文化繪本《金山公主》、《老鸚鵡馬來班頓詩集》、《小油人與香蕉鬼》」一計畫中,整理、譯寫了馬來文化中的民間傳說與鄉土詩歌,最終以三本圖文書呈現,讓台灣讀者得一窺在馬來鄉野流淌的奇幻異談。

國藝會另有「馬華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受理馬來西亞籍作家的申請,支持「馬華文學」的發展與再創新。已出版成冊的補助案有黎紫書《流俗地》,作者以故鄉馬來西亞怡保為基底,幻化成書中舞台「錫都」,以盲女古銀霞為中心,寫出一座嘈雜又鮮活的城市,與一整個世代飽含生命力的人們──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在地理上與歷史上重疊,交錯出一個獨一無二的「流俗地」。

無論立足點、切入點為何,台灣與東南亞的藝術創作者,藉由尋找所有可能的對話關係、尋找新的想像,進一步形塑出獨立的自我認同,擺脫西方歐美等主流話語權的框架陰影,開啟藝術的新南向。

 

文編/詹家瑄 Banner設計/Fisher Peng

 

註釋

[1] 引自陳界仁、龔卓軍〈作為歷史進行式的檔案、創作與知識生產(下)〉,《現代美術》164期(2012年10月),頁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