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陳宜萱 Banner設計/Fisher Peng

這一年,COVID-19肆虐全球,人類大幅度減緩交流、貿易、旅遊等活動下,動物與生態因而獲得喘息,在不受人類的干預、破壞之下,動物們甚至活得更好、更自由。

回顧國藝會過往補助成果中,在各類別各項目中,以動物為題的成果不在少數,創作者是如何表現出動物的風貌?動物又帶給創作者什麼啟示?

在音樂方面,台南樂集「我們的島·飛天鑽地」音樂會,以雲豹、櫻花鉤吻鮭、臺灣蝶蛾、藍鵲、石虎為題材,以揚琴為主體,奏出牠們生命的模樣。雲門劇場家庭音樂會《動物醫生的煩惱》,將雲門劇場窗外的綠色風景化作森林,以各色樂器描繪出各種動物姿態的聖桑《動物狂歡節》,結合舞者隨音符舞動的舞姿,帶領觀眾參與一場「動物狂歡節」。「對位精緻室內樂—動物派對」以人與動物的日常互動為靈感,將音樂與戲劇結合,奏出動物與海洋在腦海中的記憶、想像。

文學方面,王宗仁「《童詩動物園》童詩集創作計畫」張英珉《動物世界兒童故事創作集》,透過作者筆下詼諧、趣味的動物世界,帶著兒童認識動物、學習愛護環境。

視覺藝術方面,楊順發《海島計畫》以在海岸線踏遍無數腳印的臺灣土狗為被攝者,看著牠們無懼前行的冒險性格,不時回望後方的同伴,像極了臺灣人堅忍不拔的生命力,以及溫暖又拚命的性格,而拍攝出《臺灣土狗Taiwan To Go》一系列作品。吳權倫「牧羊犬與其他」創作計畫,以在德國柏林駐村期間,了解到德國牧羊犬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所發展出不同的功能與象徵意義,並以「犬」來創作,探討國家、歷史與文化認同等議題。

另有,顧廣毅「變態的正常,正常的變態」計畫,與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動物生態學的助理教授Joris M. Koene合作,以蝸牛雌雄同體的研究作為創作發想,藉由蝸牛讓觀者反思何謂「正常」與「變態」,以及個體上的差異,進而探討性別認同的議題。羅晟文「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駐村計畫」,從人類對聲音的選擇,和只有動物才聽得見的「超聲波」為出發點,以自組的「超聲波轉換器」來挑戰動物實驗,把自己當作實驗室的白老鼠,被迫接受噪音或是超聲波的干擾,試圖與動物感同身受,從中反思動物實驗,以及人類製造的噪音帶給動物哪些困擾。

戲劇方面,飛人集社劇團《天堂動物園》透過動物的故事,探討移民、族群等議題,引導觀者思考如何面對與自己不同的個體。台南人劇團《大動物園》從木柵動物園搬遷事件,探討動物的生存環境、人與動物間的關係。身聲劇場《異鄉鳥》以鳥類窗殺事件為發想,運用寓言、擬人化的方式,訴說一群從鄉村至城市的鳥群,在城市裡遇到的種種遭遇,讓觀眾關心故事背後的意涵。

創作者透過對話、互動、創作等不同形式,以動物的生命、環境、際遇讓人們認識與省思。在變化快速又複雜的世界中,希望人們可以善良的思考、同理心的對待,未來的一切都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