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1這一年,難民相關新聞很難讓人忽視。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邊境與難民營的難民處境更加困難。為喚起國際對難民兒童的關注,英國藝術團體Good Chance Theatre打造的「小艾爾瑪」徒步橫跨8國。年底的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難民潮,及英倫海峽難民船難事件,又引發歐洲新一波難民與政治危機。202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難民出身的坦尚尼亞裔小說家古納,因其「對殖民主義的影響、對難民的命運展現堅定且富同情心的洞察力」。
難民的苦難未見停息,難民議題已是需要全球關注的課題。相形之下,台灣因地緣或文化關係卻難有切身感受。然而,從國藝會近幾年補助計畫,可見得不少藝術工作者及團隊對此議題的關切,或透過調查研究與實地訪查紀錄,或透過創作展演、國際交流的參與,思考與呈現對於難民/移民處境的共感,及台灣可和世界的連結點。
切身觀察,留下那些苦難的故事紀錄
長期投入與關照圖博(Tibet)議題的尹雯慧,以印度北部達蘭薩拉的流亡藏人作為觀察紀錄對象,經由蹲點與訪談完成《〈靈魂的旅行─流亡的十種姿態〉報導文學創作計畫》,她以個人故事建構堆疊集體的記憶,並以不同書寫角度形塑流亡藏人的現狀輪廓。張康儀「紀錄片《歸途》 製作」,則以影像呈現流亡藏人無法歸鄉的哀愁。兩人皆試圖將圖博議題帶給台灣一般大眾,喚起對其關懷與理解。
攝影家張乾琦於2016至2017年間,以敘利亞前往土耳其難民營為起點實地探訪,沿途記錄觀察敘利亞內戰導致的難民問題及歐洲難民潮危機與其後續效應,完成「非戰之戰系列創作」作品《Azma》(危機)。影像聚焦一位落腳奧地利、具難民與母親身份的敘利亞女性,並置入其個人生活經驗對此議題的觀察角度。
而旅居東歐的攝影創作者張雍,延續其2015年於歐盟邊境的難民紀錄,2018年前往伊拉克庫德斯坦自治區進行「難民手槍 / 月球背面的家鄉 攝影錄像計劃」,收集當地難民營與華勒精神病院病患的故事,希冀紀錄下因長年戰爭與衝突失去家園或家人的人們其活著與精神狀態的影響。2021年,「【象牙塔裡的難民 Refugees in the Ivory Tower】國際交流計畫」並建置線上藝廊,讓象牙塔高牆有機會能透過閱覽故事現場第一人稱的文字與影像,因設想他人處境而逐漸消失。
轉化為難民相關議題的展演
風格涉2017年演出《阿依施拉》,當時敘利亞內戰已邁入第七年,戰亂仍持續。該作品以難民書信展開敘事,題材來自劇作家張代欣造訪德國經驗,意圖製作一齣台灣民眾能夠切身接收的戲劇作品。演摩莎劇團2019年末的《飄移計畫》及體驗展,則為延續其聚焦難民與移民系列講座及《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讀劇所開啟的亞洲觀點的調查與討論,將其發展成11個不同情境的主題展演於貨櫃中呈現,希望能深化在台灣的我們對移動的理解。
黃翊工作室「《地平面以下》駐荷蘭排練暨世界首演與巡演計畫」於2018年前往荷蘭進行排練及世界首演。編舞家黃翊將自己在歐洲巡演親見難民在歐洲流浪辛苦生活的衝擊感受融入到《地平面以下》的創作中。其表演形式結合數位影像科技、人聲吟唱、與舞蹈肢體動作,藝評杜秀娟評述其「他放大了人的內在經驗與渴望,刻劃出存在最深層的寂寞、集體的創傷與失落」。
此外,臺灣自由圖博學會「2019-2020台印共創計畫:第二階段展覽『方域之外』」於2020年在福利社展出,該展覽以對跨越邊界、遷徙的無國籍者的研究開始,探問當代藝術如何關注與處理作用在邊界上、錯綜複雜的政治與經濟競合關係及展開行動?並邀請實際參與政治板塊漂移的藝術家、紀錄片導演、記者的作品展出。
台灣自身的難民紀錄與行動
最後,本篇希望回望台灣自身的難民事件。導演劉吉雄自2003年拍攝下澎湖難民營拆除前的紀錄,歷時近9年陸續發展《澎湖越南難民營三部曲》計畫(《例外之地》、《金六刀》、《難民船》),紀錄這段自1980年代中期後就被台灣與世界幾乎遺忘的越南難民歷史,並跨越多國拍攝尋訪難民營中的難民船當事者。未來也構想以專書出版、虛擬博物館等計畫持續守護這段歷史。其思考,此段難民歷史於世界或台灣如何得以有所推進?
我們很難想見,執行上述相關藝術計畫,藝術家需經歷的困難程度甚或是危險。也透過藝術作品,讓我們得以對於人類的處境有了理解、沉思與抒發的出口。在難民議題已成為國際議題的今日,在世界飄移的難民未能安全返鄉或適當安置定居之前,這個世界也不得不和難民共同承擔苦難。
文編/詹季宜 Banner設計/王景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