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提出表演藝術創作人才斷層疑慮,為回應文化界對於人才培育的焦慮與期望,國藝會自2008年起開辦「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35歲以下)至今已補助逾60位創作者、發表逾76件作品,許多當初甫出校門的「新人」已然成為現今中生代創作主力。除了公資源對於創作人才育成的支持,產業界也自發形成了一股培育扶持的力量,由演藝團隊主導的創作發表平台風潮。
近年來舞蹈創作發表平台的興起,也許是對補助政策與「世代焦慮」的回應與嘗試。備受關注的有2017年創辦的種子舞團《境‧形視》系列、2019年挾帶西班牙MASDANZ獲獎榮譽歸來,而創設的翃舞製作《漂鳥舞蹈平台》。前者以特定空間或當期主題為創作發想,由種子舞團提供編舞費及製作費或是駐地協助,讓創作者得以心無旁鶩進行創作並於屏東907空間劇場展演;後者以邀演與徵件甄選的方式,提供甫畢業或仍在學的舞者及創作者多方嘗試的空間,同時也與國內外藝術節合作,選送優秀作品參展。為身處不同發展階段的創作者,提供新創作品發展、試驗呈現的機會;同時,因各平台因地制宜的主題或場域設定,也為作品增添發展可能性,對於主辦團隊來說,不同編舞作品間的排列、觀眾引導與串接,也顯示了其在藝術行政、創作陪伴之餘的策展可能性。
曉劇場《艋舺國際舞蹈節》於2019年首次舉辦,以類似臺北藝穗節的徵件演出形式,在萬華特色空間場域創作發表,一小時裝台、演出長度一小時內,於七個場域同時發生。期間也有工作坊、論壇交流會等活動,讓艋舺成為一個48小時限定,舞蹈且知識薈萃的狂歡節。曉劇場同時也與附近商家串聯,提供集點贈獎與購物優惠行銷在地。其他舞蹈作品發表平台包括:2012年起由雯翔舞團與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合作舉辦之《嘉義新舞風》、2004年由高雄城市芭蕾舞團設立的《點子鞋Dance Shoe》,是國內少數芭蕾創作的演出平台、2005年辦理至今超過15年的《三十沙龍》,以及邀請旅外舞者回台編創之何曉玫舞團《鈕扣計畫》系列、舞蹈空間舞蹈團《勥》系列等。
由以上舞蹈平台與藝術節為例,此二者的策展差異在於,舞蹈平台更專注於作品本身的完整呈現;藝術節型式則在主題設定下,讓創作者得以在測試、實驗的狀態下發表,其結構性或許未臻完善,然其呈現出的不確定性反而更讓觀眾期待。
文編/游玉心 Banner設計/Dyin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