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顏采騰(音樂文字工作者) Banner設計/王景銘

16世紀的聖馬可大教堂,舞台及兩座管風琴左右對稱,樂手和合唱團分散各處,樂音此起彼落,這樣的環境造就了立體聲環繞、彼此競逐的「複合唱風格」(Polychoral Style)。而在19世紀,尼采開始使用球型打字機寫作,他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也顛覆過往風格,充滿了大量破碎的短小段落和抒情箴言⋯⋯。不管在何種領域,藝術創作都不只是純粹的心靈活動,它也和當時的物理環境、創作工具、科學技術等技術媒介密切相關。媒介即訊息,媒介即人器官與意識的延伸,這是近年國內藝術文化研究的熱門題材之一。

在臺灣蓬勃發展的當代音樂創作中,也能看到電子媒體、新科技、科研成果等媒介技術發揮影響力,催生新奇有趣的嶄新創作。然而,因篇幅限制,樂壇的所有動態在此無法盡談。本文要做的,僅僅是從補助成果檔案庫中精選幾個有趣的案例,同時試圖從「媒介」的角度重新探討當代音樂創作,提供不同的欣賞方式。

首先,當代最重要的技術媒介,無疑是所謂的「電聲」。這類音樂技術承自實驗錄音轉盤的凱吉(John Cage)、錄製並合成聲響的薛佛(Pierre Schaeffer)、推展電子創作的謝納基斯(Iannis Xenakis)等人,如今已化為當代音樂創作的尋常風景之一。從學院派的嚴肅音樂、劇場的聲響配樂、到更廣義的聲響藝術(又可細分為學院、展演、在野等分支[1]),系譜相當複雜。不過,暫且撇開派系不談,有兩條脈絡和媒介的運用形式特別有關:

第一條脈絡,是電聲裝置從被動的載體,漸漸獲得創造的自主性,和創作者平起平坐。傳統的作曲邏輯,是作曲家預先在腦海裡構思作品樣貌,而後寫在樂譜或彈奏於樂器上,是「想像→實現」的單方向運作;然而,隨著數位技術的進步,電子軟體或裝置與現已能偵測、接收並分析演奏家的樂聲,並靈活地給出不同的回應與再創作,如同與另一位聰慧的創作者對話,呈現「作曲家/演奏家→電子軟硬體」&「電子軟硬體→作曲家/演奏家」的雙向溝通。李婉菁2018年於紐約電聲音樂節(NYCEMF)發表的《Duet in Autumn》為鋼琴與電腦互動音樂作品,《In a Soundscape No.2》則為雙簧管加上互動電子音樂系統,兩件作品應是傳統器樂加上電子回饋(Feedback)的典型例子;在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協會「『電~流行音』實驗流行音樂創作發表會」的委託下,鄭建文、鄭乃銓等作曲家亦有類似嘗試。此外,紀柏豪《Elevator Music Generator》則重構了作曲的手法與流程,以演算法及自動參數每日計算,永不重複地產生樂段,不需再由作曲家主動構思。可以說,這些創作實驗都徹底鬆動了作曲家的傳統權威,打開了屬於當代的創作/共作模式。

另一條脈絡,接近於作曲大師路希爾(Alvin Lucier;知名作品《I am sitting in a room》 的創作者)的路線,是由藝術家打造各種獨一無二的「聲音裝置」,用於動態演奏或靜態展覽。聲音創作者王仲堃偏向後者,擅長結合聲響與動力裝置,化抽象聲音為具體動態。例如,他較早的「[+-*/]王仲堃聲音裝置個展」使用電磁氣閥,將聲音震動放大為空氣波動,化聽覺聲響為具體觸覺體驗;近期展出的「流.感」則引入風力裝置,展場內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裝置發出聲響,形成獨特的人機互動。青年作曲家鄭伊里則致力於現場演出,將裝置化成演奏樂器,她的作品總是注重細小變化與互動,散發細膩的感受力。《我能控制您嗎》(May I Control You?)以電腦控制假心臟、假血與充氣馬達,演奏者以讀白引導觀眾聆聽心跳,進一步引發自由與控制的辯證;作品《觸》為水裝置打擊樂,用音響喇叭帶動水的波動,演奏者們則以不同方式攪動水盆,訊號彼此相連,形成跨人機、跨主體的多重網絡。

除了將新技術運用為發聲媒介,其實媒介也能更深入心靈意識,化成創作者的靈感。更具體地說,在留聲機被發明之後,聲音得以脫離抽象符號化的記譜,而更純粹地被保留下來。這種「聲音原貌的保留」於是啟發了許多創作者,讓他們更直接地再現聲音,以作曲、演奏技法或裝置直接模仿特定現象。林煒傑《BLOOP》寫給低音長笛、微分音手風琴與大提琴三重奏,即是模仿Blooper吉他效果器踏板,在同一樂句上反覆變化,營造音色變化、顆粒分解、拼貼等特殊效果。陳立立「《氤氳微光:為奚琴,中提琴與即時互動電聲》創作與推廣計畫」則用器樂模仿氣聲,並以共鳴器即時互動,將氣流的聲音素材發展成精巧的時光片段。

還有一種運用媒介的形式,是反思「樂器」這個現成的發聲媒介,打破因循守舊的演奏慣俗,重新發掘其可能性。學術研究方面,蘇筠涵與林佳瑩分別發起「琵琶當代演奏記譜法研究計畫」「笙獨奏樂曲創作暨樂器工具圖研製計畫」,紀錄並彙整琵琶/笙的脈絡、新技法與記譜,作為傳統樂器推廣與創作的工具書。另外,林煒傑提出「古中提琴的跨國研究計劃」,與古中提琴(Viola d'amore)的國際演奏家合作研究演奏技巧,將現代技法及曲目列表彙整為資料庫,亦於「古中提琴的共鳴與迴響」創作計畫中完成「古中提琴+外接效果器」編制之實驗作品,成功接合了早期器樂與當代音樂。

當然,上述提及的諸多藝術家與創作方法,只是臺灣當代音樂豐富生態的冰山一角。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造訪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中的「作曲專題」分頁,(特別是作品分類之「電聲音樂」),能更深入地了解作曲家的背景、作品內容以及國內音樂/聲音藝術創作的趨勢。

 

註釋

[1] 參考吳牧青:〈聲音場景-台灣:2000–2010聲音藝術/音樂的「分立』與「返照」〉。ITPARK 。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68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