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農曆七月,民間有人稱為「鬼月」亦有人稱「孝親月」,這揉合道教三官大帝地官聖誕的中元節,佛教救渡惡道眾生的盂蘭盆會以及儒家孝親觀的思想,隨著漢人渡海來台經過時間積累,形成重要的民俗文化資產。在「宜蘭舊城『放水燈』文化景觀調查研究計畫」中,研究者從「空間發展」及「儀式保存活化」的角度,進行宜蘭放水燈節慶的現況調研。而丞舞製作團隊藝術總監蔡博丞的作品《浮花》以放水燈之意象為靈感,讓這充滿台灣味的文化登上國際舞台。
普渡是中元節最重要的祭祀活動,祭品前佇立著青面獠牙、頭生二角的鬼王(又稱大士爺)成為作家鄭順聰《挩窗去弄險:大士爺厚火氣》的創作題材。而新銳編舞家賴翃中則將大士爺的信仰文化轉化為創作動機,發表舞作《奈》[1]。
在廣大的幽冥世界中不只有鬼王,小說家何敬堯歷時三年的調查與編寫,蒐羅了數百年間台灣特有的妖鬼紀錄《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妖鬼神遊卷》。而這些民間傳說或鬼怪故事的神秘與獨特,成為藝術創作者靈感來源。雞屎藤舞蹈劇場《府城夜話》以臺南的三段鄉野奇譚為文本,藉由田野調查重新探尋傳說故事裡的新面貌;曉劇場《夏日微涼夜話:隙之二》結合鬼故事與密室解謎,使觀眾沉浸在夜暗的鬼話之中。除了在地演出創作,三缺一劇團更與新加坡實踐劇場《土地計畫交流系列:怪談》以「飄移」為主題,鬼故事為素材,讓雙方演員進行一場跨國交流。
鬼是存在亦或是不存在,透過編導的設計巧思讓鬼與人產生對話空間。綠光劇團《人間條件一》過世的阿嬤附身在孫女身上重返人間,完成一個跨越兩世的心願;台南人劇團《一家之魂》在生者與亡者的對話中挖掘隱藏的家庭秘密拼湊出家族故事;《梁允睿─美味型男》主廚被媽媽的亡靈附身,重現母親味道的佳餚也化解了母子間的心結。
鬼的未知與無形,衍生出多元信仰與文化,也讓「鬼」在藝術創作中充滿無限的想像。
文編/蘇柏政 Banner設計/唐唐
註釋
[1] 賴翃中《奈》為「2017 嘉義新舞風《塵引》」演出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