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創典」 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C-Camerata|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創典』C-Camerata 創團 十 週年音樂會委託創作計劃」樂曲解說

  1. 周久渝《綺蜜菓》笙、琵琶、古箏、小提琴、大提琴、鋼琴、打擊
    為記錄個人成為新手媽媽而作。從身體結了顆甜蜜的菓子,這顆菓子讓我自己覺得稍稍增添了一點幽默感,才能在手忙腳亂的辛苦中做「樂」。
  2. 陳以軒《穿透境於景》笙、琵琶、古箏、小提琴、大提琴、鋼琴、打擊
    此曲並非描述特定具象的自然聲響或繪畫作品,而是運用聲音線條中的有序與無序、有音高及無音高之方式表現畫者與自然之間的對話。
  3. 江易錚《To̍k》笙、琵琶、21絃箏、鋼琴、小提琴、大提琴
    To̍k為福佬語發音,相關字體的含義多元。以開放性的概念,東西方樂器多元地呈現。樂曲本身也以各樂器間的多元音色相互對應,力求融合。
  4. 張曉峰《七重奏》笛、笙、琵琶、21絃箏、鋼琴、小提琴、大提琴
    東西方樂器其實在音色,音樂演奏物理特色卻有相當多的集合,因此希望嘗試透過中西方樂器聲音的結合,製造出特殊的聲響。 
  5. 董昭民《音影》笛、笙、琵琶、古箏、小提琴、大提琴、鋼琴、打擊
    尋找隱藏在音樂中不被聽見的聲音,好比人形的身影,或心中壓抑不敢釋放的情緒。
  6. 林煒傑《≈ C》笛、笙、琵琶、古箏、小提琴、大提琴、鋼琴、打擊
    本作品著重在預置樂器、物件聲響、以及插電物件跟樂器的互動關係,彷拂把這些樂器擴增與電子化,甚至改造了既有的器樂聲響。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曲譜首頁
演出照片
創作者簡介

作曲家:周久渝

周久渝出生於高雄,自幼習琴,經由臺灣音樂教育體系成長,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並在教育部留學獎學金與英國海外研究生獎學金的獎助下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取得音樂博士,作曲師從李子聲、賴德和、楊聰賢、Philip Grange,目前為清華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其作品曾獲國際現代音樂協會青年作曲家獎、亞洲作曲家聯盟許常惠紀念獎、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管弦樂曲徵曲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第31屆傳藝金曲最佳編曲獎,並於2013年獲文化部藝術新秀補助舉辦全場個人作品音樂會。她的作品類型涵蓋大型編制以及為中西樂器與人聲而寫的室內樂、中西樂器獨奏等,風格多元、關注議題廣泛、並擅長於織度調配。大型創作有2015年與南熠樂集合作的音樂劇場《紅樓舊夢》、2016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三廣播電台所委託的管弦樂曲《喧慾之舌》、為新北市交響樂團所寫作的《所經之處》、2021年受對位室內樂團委託的《巫》室內微歌劇等。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陳以軒

陳以軒,臺灣青年作曲家。先後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6年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五年全額獎學金,專攻作曲博士,先後師從Katharina Rosenberger、Chinary Ung與Lei Liang。現任職於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約聘助理教授。

創作熱衷於多元媒材與風格語彙之融合,編制種類包含管弦樂曲、室內樂、電聲作品、劇場及影像配樂等。作品曾獲選美國音樂節June in Buffalo、NTSO新樂・星躍管弦樂比賽、國際衛武營音樂節等,並於就讀博士期間受Aaron Copland House獲聘為訪問學者,帶領當地高中創作大班課與展演,為聖地牙哥第一位華人獲獎作曲家。於跨領域方面,曾與知名海洋研究機構斯克利普斯參與「傾聽海景」合作計畫,共同研究音樂、沈浸式科技、自然科學的創意融合,並以此計劃獲得教育部兩年留學獎學金。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張曉峰

作曲及鋼琴演奏家。作曲啟蒙於鍾佳蓉老師,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作曲師事柯芳隆教授,鋼琴師事程彰教授。2012年榮獲「特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德國國立斯徒加特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最高藝術家文憑。師從Prof. Marco Stroppa及Prof. Oliver Schneller。2016年於德國國立特洛新根音樂大學鋼琴室內樂最高演奏家文憑,師從Prof. Ákos Hernádi。2011年獲德國DAAD獎學金,以交換生身份赴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CNSMDP)修習,師從Prof. Stefano Gervasoni。

2011年受到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2019年受到國家交響樂團委託創作。

作品《台灣歌仔戲主題狂想曲》,參加第12屆世界管樂聯盟會(WASBE)於新加坡演出。2011及2012年於斯徒加特及慕尼黑愛樂廳舉辦個人作品發表會,得到熱烈的迴響。2013年。於斯徒加特音樂廳發表及演奏自己的音樂作品。2014年五月德國德勒斯登室內合唱團委託創作混聲四部合唱曲由德勒斯登是內合唱團以及台北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合作演唱於德國Hellerau演出。2015第一屆國際現代音樂節作曲家與德國KNM室內樂團合作,幼獅管樂團於台北演奏自己的鋼琴協奏曲《節慶》。2016年三月與德國台北歌德中心及東吳大學合作,製作「經典現代與當代ING」音樂會。任教於德國社會大學,中國陝西省延安大學。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江易錚

江易錚博士,1997年經教育部資賦優異保送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畢業後,負笈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院(MA in Royal Birmingham Conservatoire, UK)獲得碩士學位,並於2006獲得英國伯明罕大學(Ph.D,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K)音樂博士。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

曾獲多項獎項,包含Judith Lang Zaimont國際作曲比賽得主(2009)、獲選英國最重要現代音樂機構 SPNM(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New Music)作曲家名單(composers' shortlist 2005-2008)、臺灣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室內樂組優選(2004)及合唱/重唱組佳作(2005)、英國UMS(University Music Society)作曲比賽得主(2004)、獲選許常惠基金會傑出青年作曲家(2004)。研究獎方面包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00及104學年度教師獎勵學術研究與創作發表第一級獎,以及101學年度專題研究補助獎,並獲得國立108年教學績優教師。曾獲得多項獎學金,包括88年度慈濟獎學金音樂類、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院國際學生入學獎學金(2001-2)、連續兩年獲取英國伯明罕大學包博國際學生獎學金(Barber Scholarship for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Students, 2003-4/2004-5)等。

作品於英國、美國、中國、泰國及台灣被發表。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林煒傑

出生於臺灣臺中市,曾師事Milton Babbitt等教授。他的作品曾受國內外團體發表演出,如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福爾摩沙弦樂四重奏、三個人、琵琶雅集、法國現代音樂團(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法國廣播愛樂團 (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澳洲ELISION、瑞典Curious Chamber Players、法國 Multilaterale、義大利mdi、加拿大Le Nouvel Ensemble Moderne、荷蘭Insomnio、美國Alarm Will Sound、瑞士 Phoenix Basel、以色列Meitar、法國20° dans le noir等。作品歷年來曾在許多國際當代音樂節發表,如法國Ircam Manifeste、美國Mizzou、西班牙Mixtur、奧地利Impuls、韓國Tongyeong、德國斯圖加特ECLAT現代音樂節、法國國家廣播電台Création Mondiale節目等。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董昭民

台灣作曲家董昭民於1969年出生於臺北。作曲師事錢南章教授、Johannes Fritsch 、Mauricio Kagel及Nicolaus A. Huber。1999年夏天獲德國埃森音樂院最高作曲家文憑(等同演奏家文憑)並以該校最優異成積畢業。同年獲頒德國科隆巿政府作曲獎及獎學金。2001年獲台灣國家文藝基金會的作曲贊助。2004年獲美國洛衫机Villa Aurora藝術家獎學金。2006年獲許常惠作曲比賽民族樂器類第二名(作品《月暈》古箏三重奏)。2008年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教師組音樂作曲特優(作品《惢》打擊樂獨奏和多媒體);同年獲國藝會補助,製作他的第一張個人原創作品集《音之旅》。2006-2007擔任臺灣采風樂坊駐團作曲家。2007年起,任教於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2013年獲頒台北西區扶輪社「台灣文化獎」。2016年再度獲國藝會補助,製作他的第二張個人原創作品集《動琴》,並獲傳藝金曲獎最佳專輯入圍。2015-2018年間擔任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理事長,大力推動台灣電腦音樂的國際交流展演。目前他是交大音樂研究所的專任副教授,並於輔大音樂系兼任應用音樂作曲。2014年起擔任「台北中央C室內樂團」的藝術總監,致力台灣當代音樂的推廣和演出。

顯示完整資訊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C-Camerata

立案日期

2012/06/27

負責人

林慧寬

團體簡介

台北中央C室內樂團(C-Camerata),是由作曲家董昭民、鋼琴家江瀅,以及琵琶演奏家林慧寬於2014共同發起成立, 致力推廣東方傳統樂器與西方樂器的合奏曲目與提升東方傳統樂器詮釋現代音樂的水準為主要目標。目前樂團的編制為中國笛演奏家吳宗憲,古箏演奏家郭岷勤,琵琶演奏家林慧寬,笙演奏家黃朧逸,鋼琴家簡美玲,小提琴家張家倫,大提琴家張智惠,打擊演奏家陳玟玎/陳彥廷以及電子音樂演奏設計、作曲董昭民。團員皆為目前國內演奏者一時之選,熟諱傳統與現代語彙, 詮釋面相多元而豐富。

2014年台北中央C室內樂團推出「經典系列 I-傳新」,2016年臺北市傳統藝術季中推出「經典系列 II -同窗知音」兩套曲目,希望推廣中西樂器混編的曲目,並積極邀約實力派作曲家為樂團編制創作樂曲。2018年樂團推出「經典系列 III -洞悉東西」,以大提琴來洞悉西方當代音樂的萬千音象,也發現它在東西混編器樂形式中獨有的音韻和特質!2019年受邀與德國德國的卡爾斯魯厄(Karlsruhe)媒體藝術中心合作(ZKM),首演德中台三地的點子音樂及器樂作品。2019年11月受邀到中國四川為年青作曲家蔡一超發表全場作品發表演出。2020將受邀到德國Passau、奧地利維也納及薩爾斯堡參加國際音樂節(線上)。2021受韓國現代音樂協會邀請,參加「Pan」現代音樂節線上音樂會。2022年「經典系列 V-迴絃」成功首演4首國內外委託創作。2022年10月受邀赴韓國參加由韓國現代音樂協會主辦的「第50屆pan現代音樂節」。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