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

台灣璇音雅集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1 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 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邂逅】系列音樂會|台灣璇音雅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2021台灣璇音雅集新台灣音樂春季【詩、文學與音樂的對話】系列 作品發表會」演出簡介

在陳茂萱老師的帶領下,集結資深音樂前輩、中生代與新生代共同完成計畫。在曲目的編排上,看到各個作曲家的巧思,將所見、所聞、所思,通通匯集在單純的音色中。單純的音色並不是單調,反而能使聽眾更專注在聲響色彩與情緒變化之中。

鋼琴場「大音希聲—2021新台灣音樂鋼琴作品發表會」作品發表,邀請陳茂萱謝隆廣趙菁文、吳佩蓉等四位作曲家委託創作。陳茂萱教授將推出《第三號夜曲》,繼續以音樂訴說靜夜的優美。謝隆廣教授的《旅行者系列卷十六》,為作曲者獨到的遊記抒發。趙菁文教授以達爾(Dahl)的經典童書《吹夢巨人》,以音樂「畫」出情景、「說」出劇情。吳佩蓉老師則引美國自由詩之父惠特曼(Whitman)的《宇宙之歌》為發想,以音樂表達宇宙萬物的尊重和對生命的禮讚。

管樂場「音聲相合—2021新台灣音樂管樂作品發表會」作品發表,邀請嚴琲玟羅珮尹潘家琳邱妍甯張譽馨五位作曲家委託創作。由蘇軾的《定風波》、美濃客家《半山謠》、《九歌》、越調《小桃紅》等經典作品為主題而創作,編制有西洋管樂器,也有中國竹笛等樂器,中西文化激盪出新的氣象。

除作曲家外,參與音樂會之演奏者,皆為近年活躍於舞台展演之演奏家們,由作曲家深厚的聲響刻畫與演奏家精準的技巧詮釋,盼能帶給聽眾當代音樂的真與美。

結合文學與音樂的嶄新創作,不但呼應企劃概念、音樂教育之初衷,在行銷上具耳目一新之感,更有助當代音樂推廣與票房的推動。在音樂互換在調性音樂與新創作風格之際,更能親身體驗到當代音樂的多元知識與展演方式,在美好的聆賞經驗之餘,更體會「當代音樂其實是不遙遠的」!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曲譜首頁
演出照片
創作者簡介

作曲家/陳茂萱

2013年獲國家文藝獎音樂類得主。

重要經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所長、音樂系系主任、「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創辦人、理事長及常務理事、「中華民國作曲家協會」常務理事、實驗交響樂團副團長、文建會音樂委員、教育部課程修訂委員、「璇音雅集-台灣作曲家聯盟」創辦人、致凡音教院院長。

重要作品:二十九首藝術歌曲、三十四首鋼琴小奏鳴曲、十七首鋼琴奏鳴曲、兩首鋼琴夜曲、兩首鋼琴幻想敘事曲、多首交響曲、交響詩《Y2=X(X+Y)》、及多首器樂重奏曲、多首協奏曲等。

主要教育作品:慢板節奏訓練、不等分對比(2:3)、(3:4)鋼琴教本、曲調與節奏練習、視唱教本6冊、聽力訓練系列教材、複節拍節奏練習等教材。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趙菁文

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作曲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曾受邀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史丹佛大學擔任客座講師。曾擔任國家兩廳院「新點子樂展」策展人,以及數場大型跨界音樂會製作之創意總監。2019年獲邀為「臺南藝術節」閉幕演出完成一齣原創大型音樂劇場;同年獲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之委託,為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的發射升空創作大型管絃樂曲。作品獲法國、德國等音樂雜誌專文介紹,以及獲歐美演出團隊的委託創作與發表包括荷蘭Nieuw Ensemble、科隆愛樂交響樂團、Arditti String Quartet、Klangforum Wien等以及國內樂團的委託創作或發表。作品多次獲選於全球各大當代音樂節演出。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邱妍甯

德國國立烏茲堡音樂大學(Musikhochschule für Musik Würzburg)作曲系最高文憑(Meisterklasse)、奧地利國立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Universität Mozarteum Salzburg)作曲系最高文憑(Postgraduate)及碩士學位(Master of art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學士。師事Prof. Andreas Dohmen、Prof. Reinhard Febel、蕭慶瑜、陳茂萱、鄭雅芬、嚴琲玟、呂玲英老師。近年來作品於台灣、日本、奧地利、斯洛維尼亞、德國、芬蘭與大陸等地演出,旅歐期間並接受Pascal Dusapin, Oliver Schneller, Marc Andre, Misato Mochizuki和Fabien Levy指導。有多次委託創作經驗並接受奧地利廣播第一電台(OE1, ORF.at)Zeit-Ton為新生代作曲家專訪訪問及榮獲Armin Knab-Wettbewerb Hochschule für Musik Würzburg作曲比賽第二名。現為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暨璇音雅集會員。曾任教於中國福建省三明學院、泉州師範學院專任副教授以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現任教於新北高中、武陵高中、南崁高中與師大附中音樂班。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嚴琲玟

生於台北。因母親的支持,自幼沉浸於音樂學習。緣起於師大戴維后教授的鼓勵,認識自我而走入音樂創作,1994年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作曲,師事陳茂萱教授。1994年獲奧地利ÖAD獎學金,公費赴維也納國立音樂院,作曲師事奧地利作曲家Prof. Erich Urbanner。

音樂創作以直觀而出,體現映照出音樂的態貌,從而詮釋當下的念感。秉此初心,持續地音樂創作與發表。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吳佩蓉

台北市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畢業,主修理論作曲。赴美就讀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SUNY-Buffalo),獲得音樂理論及音樂圖書館學雙碩士。返國後,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專職於音樂理論及圖書館相關教學工作。曾榮獲教育部96年獎勵師資培育典範獎、102年度教育部優秀教育人員獎等,並參與《師大與臺灣音樂》、《師大百寶箱》、三民《高中音樂》教科書等撰寫。

近期積極回歸創作,發表作品包括:

新北市立交響樂團「舞動『新』聆」發表小型管弦樂曲《都市意象》(2016)、「大師小作-來自大師的童聲/琴音與插畫的遊戲」發表鋼琴獨奏《波雷洛奇想》(2018)、「璇音雅集新臺灣音樂-聲樂場」,發表聲樂曲《練習》(2019)、「大師小作II-來自大師的童聲」發表鋼琴獨奏《我們建造城市》、《夜》(2020)。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謝隆廣

台灣台南市人,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畢業於國立台南大學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早年曾師從劉淑美教授學習鋼琴,師從許常惠、陳茂萱、盧炎等教授學習理論及作曲。之後留學奧地利國立維也納大學及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師從Shermann研究作曲。

早期致力於音感教育及音樂理論教育,著有多部著作。近年則較多涉入二十世紀以後現代音樂之分析與研究。自2001年至2006年之間,4次赴德國參加現代音樂大師史托克豪森(K.Stockhausen)主持之作曲大師講座,對史氏的作品有深入的瞭解,退休前的二十多年,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開設二十世紀樂曲分析課程。

主要作品均曾於國家音樂廳或其他重要場地展演。部分作品亦曾在維也納及北京發表,近年發表之作品具有古典、浪漫及現代等不同風格。重要作品如下(大都可在網路YouTube搜尋聆賞):

  • 交響詩及管弦樂曲三首
  • 電子音樂及室內樂曲十餘首
  • 鋼琴獨奏曲數十首:奏鳴曲、小奏鳴曲、大型獨奏曲(旅行者系列16集,每集約5分鐘至16分鐘不等)、為兒童及青少年之鋼琴曲集三部
  • 聲樂獨唱及合唱曲:十餘首
  • 著作及出版品多部:《莫札特早期交響曲分析研究》、《巴爾托克第一號弦樂四重奏分析研究》、《史托克豪森<光與水管絃樂曲>分析研究》、《多種聽寫訓練研究及教材》等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張譽馨

張譽馨,生於臺灣臺中,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作曲與音樂理論哲學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碩士、藝術學學士,通過100年度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選送赴美深造,曾獲行天宮資賦優異學生長期培育獎學金與加州大學教學獎學金。研究領域以音樂理論與創作為主軸,進行跨學科專題研究與實作,近年涉足傳統音樂、數位科技、複合媒材等主題。現於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中國音樂學系、鋼琴藝術研究所教授音樂理論課程,並於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教授應用音樂與音樂創作,亦從事音樂專書的特約撰稿工作。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潘家琳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L.)作曲博士。曾於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所舉辦之作曲比賽與其他比賽中獲獎,作品經常獲選於國際現代音樂協會年會暨世界音樂節(ISCM World Music Days)、亞洲作曲家聯盟年會暨音樂節(ACL Festival and Conference)以及其他音樂節中演出,亦多次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以及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委託創作之肯定,演出場合遍及臺灣、香港、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以色列與澳洲等地,演出發表活躍。

自高雄中學音樂班畢業後,大學與碩士班皆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作曲師事M. W. Karlins, Augusta Read Thomas, Alan Stout, Jay A. Yim, 潘皇龍與盧炎等教授。曾與知名演出團體如Pacifica String Quartet、The Eighth Blackbird、The Bugallo-Williams Piano Duo、Duo Diorama、NanaFormosa Percussion Duo,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北十方樂集、臺灣管樂團、長榮交響樂團、采風樂坊、新北市交響樂團、小巨人絲竹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以及國家交響樂團等演出團體與所屬音樂家頻繁交流並合作發表作品,與各種音樂藝術人士的工作接觸,也使得她的作品能呈現出各式規模、音色等千變萬化且多元的風貌。潘家琳目前為臺北市立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同時也擔任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理事長一職。

顯示完整資訊

作曲家/羅珮尹

羅珮尹,臺師大藝術學(作曲)博士。2011-12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國際作曲家廣播會議」(IRC)代表臺灣發表作品。多次榮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評審以「作曲家從既定的有限材料中尋求多重技巧性的擴展,終將呼應生命殷實感受……」、「以豐富的和聲、語彙,多樣性的主題音形(gesture),表現出詩人的意境……」、「鋼琴的語彙,對意境的襯托非常成熟,音色多變化,是上乘佳作……」來描述其作品特色。

2001年以《水雲蘭亭》與NSO合作演出;2008年獲文建會創作平台計畫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TSO)駐團作曲家;2019年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發表《蝶雨春風—小提琴協奏交響詩》。

目前為東吳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亞洲作曲聯盟(ACL)、華人女作曲家協會、璇音雅集、現代音樂協會等會員,並兼任ACL中華民國總會監事,2016年起擔任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市政顧問。

顯示完整資訊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台灣璇音雅集

立案日期

2004/12/17

負責人

陳茂萱

團體簡介

台灣璇音雅集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陳茂萱教授與其作曲學生所共同成立,多年來致力當代音樂創作、音樂教育與音樂理論之推廣與寫作,以教育和創作為方向,持續的耕耘。每一年,璇音雅集都有至少二次以上,當代音樂創作發表的音樂會,包括鋼琴作品專場、室內樂作品專場或是其他形式的音樂創作,以及許多旅外優秀台灣青年演奏家之音樂會。此外,璇音雅集作曲家也致力於當代兒童鋼琴作品之寫作與出版,目前《新台灣鋼琴作品集》已出版成冊。

2018-2021活動紀錄

  • 2021.03.11「大音希聲」2021新台灣音樂鋼琴作品發表會
  • 2020.10.08「大師小作」來自大師的童聲II
  • 2019.10.31「音聲相合」2019新台灣音樂聲樂作品發表會
  • 2019.03.21「大音希聲」2019新台灣音樂鋼琴作品發表會
  • 2018.08.14「大師小作」來自大師的童聲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