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共生,教學的實驗──臺灣長篇小說與高中國文課觀察

文/張俐璇(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9.11.01

一、國藝會與新世紀臺灣長篇小說

為什麼我們需要長篇小說?什麼時候需要?就作家個人來說,「沒有長篇的作家稱不上是個『大作家』,寫得好寫得長,方足以顯現功力,大概是一般共識」〔1〕;就翻譯與國際交流來說,「長篇小說通常才是能讓國際文壇深入認識一位作家及其美學文化特質的文學載體」〔2〕。而長篇小說的主題,往往離不開生發於斯的社會意義,例如以英國小說的濫觴,笛福的《魯賓遜漂流記》(1719)為例,漂流到荒島的魯賓遜,不在乎自然風景,只在乎開發財源,反映的是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與殖民主義的興起〔3〕。臺灣文學場域的長篇小說風潮再現,大抵是解嚴之後的一九九〇年代,大量的家族史小說書寫,重新思索何謂家?何謂國?以複數的家族史記憶,解構戒嚴時期黨國的大敘事,在正史的縫隙裡,想像臺灣的諸種可能。

時至新世紀,有鑒於臺灣創作環境的困難,2003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下稱國藝會)在既有的常態補助之外,創設「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鼓勵15萬字以上的小說創作,專案每年提供3~4位作家50萬創作費補助,並且協助媒合出版單位以及後續推廣活動,以資提振小說閱評風氣。這個專案在書市景氣低迷時候,刺激了臺灣長篇小說的發展。2010年,國藝會針對千禧年後第一個十年補助出版的長篇小說,舉辦的「新,十年小說論壇」〔4〕,其中如童偉格《西北雨》、王聰威《濱線女兒》等,從東北角金瓜石,到西南端哈瑪星的書寫,促發了臺灣文學研究者對於「新鄉土小說」、「新寫實主義」的討論。

2013年,國藝會在「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推出十年之際,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進行「國內近十年小說生態發展概況研究」〔5〕,針對2003~2013年間的臺灣小說創作出版研究生態,做了詳盡的整理分析;2014年,《文訊》346期繼之推出專題「傾聽書寫的聲音:近十年長篇小說生態發展」,其中,陳建忠在〈回顧新世紀以來的台灣長篇小說:幾點觀察與評論〉一文,提出「新歷史」與「後遺民」的書寫現象,是前個世紀在「後殖民」與「後現代」認同競逐的承繼與演繹。易言之,國藝會在新世紀對於臺灣長篇小說的推動,不僅媒合了創作與出版,同時也藉由調查研究的企劃,豐富臺灣文學研究。

2015年,《文訊》雜誌承辦國藝會委託的「小說引力:華文國際互聯平台」專案,進行「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20部」評選活動〔6〕,其中,臺灣長篇小說部分的初選,是由近15年600餘部長篇小說中,先行選出101本為候選書單〔7〕,在這101本中,有17本是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的補助成果,包含霍斯陸曼.伐伐《玉山魂》、許榮哲《漂泊的湖》、王聰威《濱線女兒》、駱以軍《西夏旅館》、陳淑瑤《流水帳》、甘耀明《殺鬼》、林哲璋《福爾摩沙惡靈王》、童偉格《西北雨》、鍾文音《短歌行》、巴代《走過》、楊麗玲《艋舺戀花恰恰恰》、張友漁《再見吧!橄欖樹》、方梓《來去花蓮港》、陳雨航《小鎮生活指南》、何致和《花街樹屋》、夏曼.藍波安《大海浮夢》以及甘耀明《邦查女孩》〔8〕。其中,童偉格《西北雨》、駱以軍《西夏旅館》、甘耀明《邦查女孩》並同獲「臺灣文學獎」〔9〕長篇小說金典獎。

不過,當臺灣長篇小說創作如此蓬勃,一般讀者又是如何回應呢?2018年,「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十五週年,國藝會以「尋找下一世代的文學讀者」為訴求,推動「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如果說2016年的「小說引力」是華文國際的「橫向連結」;那麼2018年的「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則是面對國內的「向下扎根」。計畫分由「教學策略開發」和「教學與應用」兩條路徑,探索在高中端推廣臺灣長篇小說閱讀的可能。

﹉﹉﹉﹉﹉﹉
1:李昂,〈新嘗試——《九十六年小說選》的特色〉,李昂主編,《九十六年小說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頁16。
2:范銘如,〈文學市場萎縮中的穩定支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週年回顧與前瞻論壇 會議手冊》,頁73。論壇地點:台大法學院霖澤館,2016年6月3日。亦見於國藝會線上誌http://mag.ncafroc.org.tw/single.aspx?cid=668&id=672,2016年第1期。
3:竹軒,〈論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中外文學》4卷1期(1975年6月),頁223。
4:「新,十年小說論壇」分為兩個場次,總計討論作家作品有王聰威《濱線女兒》、甘耀明《殺鬼》、巴代(卑南族作家林二郎)《走過:一個原住民台籍老兵的故事》、馮青《懸浮》、楊青矗《美麗島進行曲》、許榮哲《漂泊的湖》、郭楓《老憨大傳》、鍾文音《島嶼青春物語三部曲之二:短歌行》、童偉格《西北雨》、駱以軍《西夏旅館》。
5:計畫主持人為陳昌明、封德屏。《國內近十年小說生態發展概況研究結案報告書》,國藝會網站「調查研究成果」http://www.ncafroc.org.tw/research-single.aspx?id=39536,2014年12月31日上線。
6:活動以2001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近十五年出版之長篇小說為對象,選出台灣長篇小說10部;上海、澳門、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合計10部,共20部小說。蔡筱柔,〈「2001~2015台灣長篇小說」評選調查報告〉,《文訊》364期(2016年2月),頁94。
7:陳昌明,〈激盪與風潮的帶領——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觀察〉,國藝會線上誌http://mag.ncafroc.org.tw/single.aspx?cid=603&id=604,2015年第1期。
8:「小說引力:華文國際互聯平台」所選出的101本台灣長篇小說書單中,國藝會除開長篇小說專案補助17本外,另有常態創作補助10本,包含舞鶴《舞鶴淡水》、楊麗玲《戲金戲土》、巴代《笛鸛》、伊格言《噬夢人》、林央敏《菩提相思經》、林俊穎《我不可告人的鄉愁》、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陳雪《迷宮中的戀人》、吳鈞堯《遺神》和高翊峰《泡沫戰爭》。
9:台灣文學金典獎,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自2007年起,分圖書類(長篇小說、散文金典獎)及創作類(劇本、本土母語創作金典獎)四個徵獎項目。長篇小說金典獎獎金百萬,為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

二、臺灣長篇小說的教學與應用

在「教學與應用」這條路徑上,一同參與的有師大附中黃麗禎老師、復興高中謝綉華老師、彰化高中陳育萱老師、建國中學吳昌政老師,以及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蕭智帆。

師大附中黃麗禎老師曾參與跨校合作教學,為《越過寫作的山:學測國文寫作全方位操練》(2017)研發作者之一,曾以長篇小說《走過》帶讀計畫獲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推動閱讀績優教師。謝綉華老師在復興高中擔任圖書館組長任內,曾推動「故事,從旅行開始」閱讀計畫,用故事拼貼世界環遊地圖,並藉旅行故事,將史地自然人文等知識融入各科教學。彰化高中陳育萱老師,出版有長篇小說《不測之人》(2015),過去在高雄中學任教時,曾帶領雄中鼓風文學社執行「乘願的蒲公英:偏鄉閱讀推廣服務計畫」。建中吳昌政老師,為FB「故事:高中國文365」專欄作者之一,長期撰文分享特色課程設計,以及對於教學的思辨。台大台文所博士生蕭智帆曾參與非虛構寫作《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並曾修習教育學程,具有高中實習經驗,在本計畫執行期間,協助到4校觀課與側記。

團隊最初以選擇同一文本「跨校共備」為方向,預期可有跨校接龍的小說創作呈現。不過,長篇小說在高中端推廣,首先要面對的,是教學時數與考試導向的問題。以高一國文為例,一週為4堂必修課,共200分鐘,授課時數有限;加之課本體例設計考量,無法收錄長篇小說全文,因此學生的長篇小說閱讀機會有限。其次,作為非正規教育課程的長篇小說,因此往往被視為「閒書」,在時間上與經濟上都屬於「課外」的消耗,無法立刻轉換為分數回饋。再者,參與的各校學生組成不同,因此團隊最後決定,回歸4校自主,由各國文科教師量「生」打造臺灣長篇小說閱讀推廣課程。

2017年底啟動的「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在高中端的實際執行時間是106學年度的第二學期,因此閱讀推廣課程主要集中在2018年3月到6月,並且可能與上一個學期有所延續。

以師大附中為例,黃麗禎老師帶領高二科學班學生,自2017年暑假開始閱讀巴代《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2010),一學年的長篇小說閱讀設計包含三個部分:文本閱讀、歷史資料、延伸閱讀。文本閱讀部分,學生依據導引,分析小說的敘事觀點、敘事軸線,找出故事轉折點,將文本自由分成三部分,三人一組,摘要報告,說明分段的理由。歷史資料部分,有兩個層面的練習,一是縱向從台籍原住民老兵陳清山的歷程,尋索臺灣史料閱讀與引用的方法;二是橫向連結自我的家族史,嘗試提問、聆聽、取材與書寫。延伸閱讀部分,則繼續閱讀巴代詮釋牡丹社事件的兩本長篇歷史小說《暗礁》(2015)與《浪濤》(2017)。最後的評量規劃為,引導學生依照提示,模擬大考出題方式,設計單一選擇題、多重選擇題,以及國寫試題各1題。這樣的評量設計,兼收內容與形式之效,在內容可以檢視學生的理解,形式上也扣合正規課程的考試題型需求。

學年延續性設計的,還有復興高中。謝綉華老師在105學年度曾以高一學生為對象,開設跑班選修特色課程「小說讀寫(古典入門篇)」以及「小說讀寫(現代進階篇)」;這些具備一年小說閱讀經驗,擁有短篇小說創作基礎的同學,在2018年是高二的學生,其中有3位同學自願在課餘時間參與「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選讀鍾文音《短歌行》(2010)。《短歌行》是鍾文音的臺灣百年物語三部曲之二,描繪鍾家、舒家兩家族諸位男性的生死際遇,家族史小說往往和台灣歷史的進程緊密相關,因此復興高中的「閱讀小聚」,首次便邀請歷史科楊鎧銘老師跨學科支援,釐清歷史背景,以利進入小說敘事脈絡。「閱讀小聚」每月召開一次,同學彼此交換閱讀進度,由老師引導討論文本相關問題,並延伸思考自己童年與故鄉的文化儀式,進一步採訪、調查與書寫,作為評量的方式。

「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在彰化高中,同樣是利用課餘時間進行。陳育萱老師在導師班以及其他班級,共招募具有寫作意願同學6名,社會組與自然組同學兼而有之,共讀長篇小說《福爾摩沙惡靈王》(2009)。計畫執行期間,邀請作者林哲璋現身說法,以及楊双子從《花開時節》(2017)談穿越小說的角色設計、大綱撰寫、歷史考據與劇情調度等寫作技巧分享。陳育萱老師再擇錄相關小說文本片段,引導學生創作,諸如從《梅岡城故事》看場景如何安排、從何致和《白色城市的憂鬱》看第二人稱視角等書寫策略;同學彼此觀摩所提交的創作片段,經由「練習說壞話」的互評、刪修,最後投稿「奇幻文學獎」。彰化高中圖書館自2009年以來主辦「全國高中職奇幻文學獎」,強調「奇幻來自在地的想像」,既以「奇幻」書寫「活化」臺灣文史,也經由臺灣文史知識,讓「奇幻」得以接上「地氣」。

在國藝會長篇小說專案作品中,建中吳昌政老師同樣選擇了林哲璋《福爾摩沙惡靈王》,另結合Hermann Hesse《徬徨少年時》、楊双子《花開時節》、李屏瑤《向光植物》、沈從文《邊城》,共五部小說,設計國文課「成長小說」閱讀推廣企畫。參與活動的,是高一3個班級的同學,首先在寒假擇一文本閱讀,撰寫心得報告;開學後依照選擇文本,分組導讀並規劃推廣活動,各組的行銷企劃設計是最後的評量依據。5部小說15組同學,分別以企畫名稱在臉書開設粉絲專頁,或摘錄引文介紹,或選擇議題分析,或與當下生命情境連結;在推廣的過程中,既有對小說文本的理解,也帶入自我的當代詮釋,並且在傳播推介的過程中,找到諸種轉化的形式。例如將《福爾摩沙惡靈王》轉譯為桌遊「福爾摩沙保衛戰」,依據小說中的角色能力、情節事件,設計卡牌,在團隊合作遊戲的過程裡,融入對台灣史地、自然生態的觀照。

從長篇小說在4校的閱讀推廣來看,「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不僅找到「下一世代的文學讀者」,在4位國文老師的引導下,許多「讀者」甚至進一步成為「作者」。這些「說故事的人」在跨校觀摩交流的過程中,又有苗栗高中國文老師黃琇苓的加入。黃琇苓老師在創意走讀「苗栗山海經」(2014)特色課程基礎上,提出甘耀明小說閱讀計畫,規劃略讀、細讀、躍讀、創讀與享讀五階段,從《殺鬼》、《邦查女孩》等長篇小說,連結創意性非虛構寫作,以及苗栗文學地圖製作。原訂在2018年暑假結束的「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因此在新學期新學校有了新嘗試;計畫中的「教學與應用」路徑,也從最初的跨校共備、小說接龍,開展出更多元的推廣教案與評量回饋。

三、國藝會長篇小說專案作品推廣建議

經由「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在「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推動十五週年之際,檢視閱讀推廣成果,可以分由「檔案」與「策展」兩方面前瞻未來。

首先是檔案部分,有「成果檔案庫」建置之必要。國藝會長篇小說專案作品,多部獲得國內外文學獎肯定、戲劇改編、外譯發行,成果豐碩,有必要進一步建立數位資料庫盤點。例如,先行建立國藝會補助創作與出版作品之metadata,初步呈現補助年份、出版年份、字數、獲獎紀錄、教案開發、海內外版權情況(附聯絡人或相關單位資訊),與跨領域IP授權情況等。除了年度以外,並可建立各種不同分類的檢索條件,如文類(短中長篇小說、散文、詩、劇本、非虛構寫作等)、時間(戰前、戰後)、語言(華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主題(原住民、同志、自然、歷史)等等。對於圖書通路或圖書館而言,「獲獎紀錄」、「文類」與「主題」等分類,可以提供各種書籍或主題策展所需要的基本資訊;對於讀者而言,「主題」與「字數」可以成為入門或推薦書籍之參考依據;對於教育者而言,「字數」、「教案開發」及「跨領域IP」可能成為教材編輯、教案規劃,或有影視資源做為延伸或補充教材之參考;「跨領域IP」(或增設推薦標籤)可協助相關平台尋找並媒合作品與其他資源。簡言之,成果檔案庫的設置,可由作者、讀者、研究者或其他跨領域平台、通路的使用者需求,增加各種可能的檢索條件和系統界面(及相關使用規定),並陸續加入國藝會相關專案的成果與資源,挖掘全方位應用的可能性〔10〕

換句話說,「成果檔案庫」在基本的metadata建立之後,可以連結更多的相關訊息。以中興大學所建置的「甘耀明數位主題館」為例,數位平台所提供的作家小傳、大事年表、評論訪談、外譯狀況等,是苗栗高中在推廣閱讀甘耀明長篇小說的重要參考資料。國藝會或可在前揭檔案分類基礎之上,嘗試建立「台灣長篇小說數位主題館」的可能,並在metadata之後,進一步open data,開放「社群標籤」(social tagging),讓讀者參與詮釋。例如第一線的高中國文教師可分享長篇小說推廣閱讀的教案規劃〔11〕、高中生能回饋從讀者到作者的書寫呈現、桌遊設計等。

從檔案建置、社群標籤,也將連結到「策展」的部分。「策展」在此,兼具curating與curation兩義〔12〕,一為傳統意義上的實體展示,一為數位時代的訊息共享。先談數位策展,社群標籤經由網路分享他者的故事,「下標」(tag)的同時,是一般讀者對於長篇小說的理解與詮釋,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情緒,將能召喚更多的故事,讓文學近用(access)成為可能。而這樣的數位互動,也能結合國際書展、文學特展等實體展示,例如將教案細節與過程,轉化為展示內容(展板),設計校園長篇小說閱讀教育的主題展,乃至校園巡迴移展。

以上是教育者觀點看長篇小說專案的教學與應用,期待在國藝會挹注下的台灣長篇小說創作,不僅尋找到「下一世代的文學讀者」,並且經由讀者的參與,讓臺灣文化內容力更加蓬勃厚實。

﹉﹉﹉﹉﹉﹉
10:本段內容為前衛出版社主編鄭清鴻之建議。本研究專文的撰寫,係來自國藝會在2018年委託之「長篇小說專案—專題成果企劃」,鄭清鴻主編為計畫執行之初,參與討論的成員之一。
11:如參與「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的復興高中謝綉華老師、師大附中黃麗禎老師、彰化高中陳育萱老師、建國中學吳昌政老師,以及苗栗高中黃琇苓老師(排序依參與計畫時間先後),皆有相當豐沛的主題式規劃與學習單設計。
12:呂佩怡,〈策展(Curating)/策展(Curation)?〉,視覺藝術策展資源平台,https://curator.ncafroc.org.tw/forum/articles/post-5776/,2013年上線。

 

張俐璇
文章作者介紹

張俐璇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著有《兩大報文學獎與臺灣文學生態之形構》(2010)、《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2016)。近年研究興趣為戒嚴時期報刊研究、臺灣文學轉譯桌遊與數位遊戲。

參考書目

章節目錄
公告
2024/4/19
配合辦公大樓年度機電保養,「補助成果檔案庫」自113年4月21日(日) 08:00至17:00暫時停止服務,待前述作業完成後,將立即重新開放使用,造成不便,尚祈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