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君
|
最終任務 2060 |
|
2023 |
|
|
林宜徵
|
第一位當代古典音樂AI 機器人《小皮的首演日記》 |
|
2022 |
|
|
胡宇君
|
罪系列首部曲: 迷路 |
|
2022 |
|
|
胡宇君
|
信仰的花園 |
|
2021 |
|
|
林佳瑩
|
Anamorphosen |
弦樂團 |
2020 |
12分 |
|
林宜徵
|
光譜印象裝置(音樂與演算部分) |
台灣音樂館館外走廊永久性裝置之音樂與音樂演算部分 |
2020 |
|
|
李建諭
|
有一道光 |
數位編曲 |
2020 |
7分 |
|
李建諭
|
我願成為風的翅膀 |
數位編曲 |
2020 |
5分 |
|
紀柏豪
|
拾荒隧道/Time Picker |
|
2020 |
|
|
胡宇君
|
昨夜星辰 |
|
2020 |
|
|
紀柏豪
|
赫茲遊樂場/Hertzian Playground |
Mobile devices, the Internet, webpage, bodies |
2020 |
|
|
方斯由
|
聲景音樂劇場-給NK的十行詩 |
鋼琴、打擊、弦樂四重奏、與電聲 |
2020 |
60分 |
|
劉韋志
|
覺 |
|
2020 |
約52分 |
|
林慕萱
|
…à… |
為短笛獨奏、電音、影像及香氛 |
2019 |
10分 |
|
廖琳妮
|
How prudent that we are… I |
1)版本1:長笛、大鑼、光與影 2)版本2:長笛、大鑼與影像 |
2019 |
8分30秒 |
|
林宜徵
|
Searching (時空雕塑) |
3D 遊戲場景多媒體音樂 (雪之雕塑桌機遊戲版) |
2019 |
10分(多) |
|
方斯由
|
身體饗宴/El Festín de Los Cuerpos |
長笛、豎笛、薩克斯風、低音提琴、鋼琴、爵士鼓、與電聲 |
2019 |
60分 |
|
紀柏豪
|
朗誦者/Reciter(s) |
Mobile devices, the Internet, webpage, customized software |
2019 |
|
|
紀柏豪
|
單向傳輸/One-Way Transmission |
|
2019 |
|
|
紀柏豪
|
距離之歌/Song of Distances |
Webpage, the Internet, computer, GPS, software |
2019 |
|
|
胡宇君
|
落難神像 |
|
2019 |
|
|
胡宇君
|
遇見自己 |
|
2019 |
|
|
胡宇君
|
藍馬 |
|
2019 |
|
|
林宜徵
|
森之⽣ |
演算互動 3.0⾳樂 App 版本 |
2018-2022 |
8分 |
|
紀柏豪
|
荒物述行/Performative Aramono Series |
Mobile devices, the Internet, webpage, solenoids |
2018-2020 |
|
|
林煒傑
|
老城音像創作計畫-南街殷賑大稻埕 |
兩位演奏者、物品、即時錄影及影像 |
2018/2019 |
30分 |
|
林慕萱
|
如淵之深‧皇皇之力 |
人聲11、打擊樂器2、鋼琴和電音 |
2018 |
9分30秒 |
|
林宜徵
|
次元穿梭 |
VR 作品現場薩克管獨奏版本 |
2018 |
30分 |
|
紀柏豪
|
行為軌跡系列/Locus of Conduct |
|
2018 |
|
|
陳昱榮
|
逝 |
鋼琴與影像 |
2018 |
9分14秒 |
|
林宜徵
|
雪之雕塑 |
3D 場景多媒體⾳樂與古箏獨奏 |
2018 |
9分 |
|
黃靖雅
|
暗影之城 |
|
2018 |
|
|
陳可嘉
|
Listening to the Moment |
電子音樂(收錄於攝影音樂作品集) |
2017 |
6分 |
|
林慕萱
|
moss.. lichen… kodama purr…. |
五重奏和電吉他 |
2017 |
7分45秒 |
|
廖琳妮
|
Time of Trees II |
為光、影、聲音裝置與兩位鋼琴家所寫 |
2017 |
15分 |
|
張捷
|
杜聰明博士壽宴慶 |
女高音及弦樂四重奏 |
2017 |
4分 |
|
李思嫺
|
空 |
給古琴、西塔琴、中國笛簫與擊樂 |
2017 |
|
|
顏名秀
|
花語 |
女聲、胡琴、鋼琴 |
2017 |
8分 |
|
紀柏豪
|
憶憶喃喃/Talking with memories |
|
2017 |
|
|
陸橒
|
點將(音樂劇場版) |
嗩吶、2笛演奏者、2笙演奏者及2為打擊演奏者,及官將首 |
2017 |
|
|
鄭伊里
|
觸 |
擊樂、裝置樂器(透明水盆、低音喇叭、接觸式麥克風) |
2017 |
10分31秒 |
|
胡宇君
|
戀戀香格里拉 |
劇場音樂設計/音樂劇歌曲 |
2017 |
|
|
朱怡潔
|
《感謝玫瑰有刺》微電影主題曲:我願一生追隨你 |
男女對唱 |
2016 |
|
|
廖琳妮
|
Time of Trees I |
為影子與無聲所寫的鋼琴四手聯彈 |
2016 |
4分 |
|
何立仁
|
山中的巴斯達隘 |
高胡、二胡、中胡、揚琴、柳琴、琵琶、中阮、大阮、梆笛、曲笛、新笛、高笙、中笙、低笙、嗩吶、打擊、古箏、大提琴、Bass |
2016 |
12分50秒 |
|
李思嫺
|
水調歌頭 |
弦樂團與鋼琴 |
2016 |
|
|
紀柏豪
|
光景計畫/Lightscape |
|
2016 |
|
|
顏名秀
|
安平追想曲 |
小提琴、鋼琴 |
2016 |
4分30秒 |
|
林宜徵
|
次元穿梭 |
VR 作品iOS App 版本 |
2016 |
30分 |
|
李思嫺
|
夜來香 |
弦樂團與鋼琴 |
2016 |
|
|
紀柏豪
|
返響系列/Repercussions |
|
2016 |
|
|
顏名秀
|
秋風夜雨 |
小提琴、鋼琴 |
2016 |
4分20秒 |
|
彭靖
|
專輯CD:Musikinsel |
|
2016 |
|
|
顏名秀
|
祭歌:母親、父親 |
2222/ 4221/ Timp/ 3 Perc/ Strings |
2016 |
6分15秒 |
|
黃靖雅
|
造字 |
|
2016 |
|
|
紀柏豪
|
循環節/Repetend |
|
2016 |
|
|
李思嫺
|
愛的箴言 |
弦樂團與鋼琴 |
2016 |
|
|
錢南章
|
路 |
即時互動多媒體劇場配樂 |
2016 |
|
|
紀柏豪
|
錯置共鳴/Misplaced Resonance |
|
2016 |
|
|
陸橒
|
點將(典禮版) |
為傳統吹打樂而作並帶有部分劇場元素的作品 |
2016 |
|
|
朱怡潔
|
《亮藍》微電影配樂:夏花 |
器樂 |
2015 |
|
|
朱怡潔
|
《亮藍》微電影配樂:馬祖記憶 |
鋼琴 |
2015 |
|
|
陳立立
|
collective project Triple Music |
for percussions and live installations (集體創作) |
2015 |
30分 |
|
顏名秀
|
六月茉莉 |
4 Tpt / 2 Hn / 2 Trb. / 1 B. Trb / Tba |
2015 |
3分 |
|
陳以德
|
正月牌 |
弦樂五重奏 |
2015 |
|
|
陳以德
|
油桐花 |
弦樂五重奏 |
2015 |
|
|
顏名秀
|
思想起・採茶・歡樂歌 |
3333 / 4331 / Timp / 3 Perc / Db. |
2015 |
8分 |
|
李思嫺
|
家後 |
弦樂團與鋼琴 |
2015 |
|
|
李思嫺
|
牽阮的手 |
弦樂團與鋼琴 |
2015 |
|
|
李思嫺
|
最浪漫的事 |
弦樂團與鋼琴 |
2015 |
|
|
陳以德
|
搖兒歌 |
弦樂五重奏 |
2015 |
|
|
顏名秀
|
豐年祭歡樂歌 |
3333 / 4331 / Timp / 2 Perc / Db. |
2015 |
2分 |
|
吳冠萱
|
Another Sky |
女高音、長笛、中提琴與擊樂 |
2014 |
7分 |
|
陳以德
|
工作歌 |
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 |
2014 |
|
|
王乙聿
|
天使 |
|
2014 |
|
|
陳以德
|
天黑黑 |
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 |
2014 |
|
|
羅芳偉
|
水波 |
聲音裝置 (為2014 Lake Tahoe Project) |
2014 |
|
|
朱怡潔
|
全球華人微電影金鷹獎推廣主題曲:人生蒙太奇 |
男女對唱+鋼琴三重奏 |
2014 |
|
|
顏名秀
|
花語 |
女聲、中提琴、鋼琴 |
2014 |
8分 |
|
紀柏豪
|
時間濃縮/Time Concentrated |
|
2014 |
|
|
鄭伊里
|
草圖 |
沉浸式樂譜裝置 |
2014 |
|
|
胡宇君
|
造夢者 |
|
2014 |
|
|
王樂倫
|
蛻 |
擊樂劇場 |
2014 |
10分 |
|
董昭民
|
達爾文的琵琶 |
二胡,笛子,古箏, 琵琶,多媒體 |
2014 |
60分 |
|
紀柏豪
|
聲伏效應/Phonovoltaic Effect |
|
2014 |
|
|
廖琳妮
|
Vent Debout, Citoyen! 民意如風起 |
預置鋼琴與說書人 |
2013 |
75分 |
|
李元貞
|
冬之亡 |
為錄像的鋼琴即興 |
2013 |
|
|
李思嫺
|
白牡丹 |
改編 |
2013 |
|
|
陳家輝
|
自從瑪濃離開我 |
紀錄片音樂 |
2013 |
24分 |
|
陳家輝
|
何日君再來? |
電影音樂 |
2013 |
18分 |
|
陳玫琪
|
李香蘭的世界 |
影像配樂 |
2013 |
|
|
李元貞
|
前走廊 |
為舞蹈的鋼琴即興 |
2013 |
|
|
林慕萱
|
La passion d’une belle journée (selon une toilette autonettoyant) |
tape |
2012 |
|
|
陳政文
|
listen to Hearing |
六聲道移動式喇叭的聲音裝置藝術 |
2012 |
28分 |
|
林碩俊
|
Morning Call |
Symphonic Band |
2012 |
8分 |
|
胡宇君
|
The Electric Leg |
|
2012 |
|
|
王乙聿
|
七人 |
|
2012 |
|
|
陳茂萱
|
山路 |
女高音,男高音,鋼琴 |
2012 |
|
|
陳茂萱
|
出賽曲 |
女高音,男高音,鋼琴 |
2012 |
|
|
陳茂萱
|
此刻之後 |
女高音,男高音,鋼琴 |
2012 |
|
|
王乙聿
|
節奏 |
|
2012 |
|
|
王樂倫
|
遇見 |
擊樂劇場 |
2012 |
12分 |
|
王乙聿
|
劍 |
|
2012 |
|
|
李和莆
|
LP33優酪乳LP33膠囊 |
電視媒體網路傳媒 |
2011 |
|
|
廖琳妮
|
Maui tikitiki a Taranga 莫伊傳說 |
預置音樂、打擊樂器、合成器鍵盤、布袋 - 皮影 - 演員劇場 |
2011 |
50分 |
|
李和莆
|
巧克力共和國 |
博物館 |
2011 |
|
|
曾毓忠
|
風云 |
舞者、電子音樂、古琴及琵琶、二胡助奏 |
2011 |
16分16秒 |
|
李和莆
|
馬玉山牛奶燕麥片 |
電視媒體網路傳媒 |
2011 |
|
|
李和莆
|
鞋-全家福 |
電視媒體網路傳媒 |
2011 |
|
|
胡宇君
|
Burning the Midnight Oil |
|
2010 |
|
|
胡宇君
|
The Quiet Builder – John and Shige |
|
2010 |
|
|
柯芳隆
|
二二八放水燈 |
改編臺語歌曲 |
2010 |
|
|
胡宇君
|
抓周 |
|
2010 |
|
|
柯芳隆
|
初戀 |
改編臺語歌曲 |
2010 |
|
|
劉韋志
|
風與石 |
長笛、鋼琴、擊樂與電聲 |
2010 |
20分 |
|
陳以德
|
望月思嶼 |
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 |
2010 |
|
|
李元貞
|
福爾摩沙之民歌新聲集 |
fl, cl, 2p, hp, mezzo, vla, and vc (same instrumentation as Berio’s Folk Songs). |
2010 |
30分 |
|
王樂倫
|
Black Transcendence |
擊樂劇場 |
2009 |
15分 |
|
顏蓁茹
|
Photocopier |
鋼琴四手聯彈 |
2009 |
4分40秒 |
|
胡宇君
|
River,Wind and Tree |
|
2009 |
|
|
李元貞
|
十一 |
為舞蹈:ob, pno, perc, and tape |
2009 |
15分 |
|
曾毓忠
|
無-炎 |
舞者、電子音樂、大提琴及鋼琴助奏 |
2009 |
7分42秒 |
|
李思嫺
|
童話.童畫 |
童謠編曲集 |
2009 |
|
|
林桂如
|
暗中之聲 |
互動聲音裝置 |
2009 |
|
|
李和莆
|
聲東擊西 |
為人聲、預製鋼琴(含擴音與效果器)與打擊樂四重奏 |
2009 |
|
|
顏名秀
|
天父愛咱世間眾人 |
2222 / 4220 / Timp / Chorus / Strings |
2008 |
5分 |
|
李和莆
|
白賊七仔傳奇 |
為獨舞者、小提琴、鋼琴、打擊與影音互動 |
2008 |
|
|
潘家琳
|
映‧象 |
單簧管、影像投影 |
2008 |
|
|
李和莆
|
喧騰一時 |
為中西打擊樂團與影像互動的虛擬音樂劇場 |
2008 |
|
|
李建諭
|
鐘 |
為低音大提琴與預置鋼琴 |
2008 |
5分 |
|
張玉慧
|
趙氏孤兒(劇場配樂版) |
二胡、揚琴、中提琴、大提琴及打擊 |
2007 |
38分 |
|
廖琳妮
|
Ratatouille, Tignasse et CO. |
預置音樂 |
2006 |
45分 |
|
蔡淩蕙
|
利西翠妲 |
歌者、演員、單簧管、大提琴、打擊樂、鋼琴 |
2006 |
|
|
李元貞
|
客家舊歌新聲集 |
客家民間歌手與國樂團 |
2006 |
42分 |
|
李和莆
|
面向 |
為表演與影像互動 |
2006 |
|
|
李思嫺
|
璀璨.西.灣 |
台灣民謠集 |
2006 |
|
|
顏蓁茹
|
soliloquy |
豎笛與鋼琴 |
2005 |
6分30秒 |
|
顏名秀
|
世間眾人攏當恬靜 |
2222 / 4220 / Timp / Soprano / Strings |
2005 |
9分 |
|
李和莆
|
雨滴的聯想 |
三首為電子音樂與影像互動 |
2005 |
|
|
彭靖
|
專輯CD:童話音樂-年來說故事 |
|
2004 |
|
|
蔡淩蕙
|
劇場配樂:《武松打虎姑婆》 |
歌者、演員、南管上四管、京劇鑼鼓 |
2004 |
|
|
林芳宜
|
Play |
預製錄音,三位演員,女高音,長笛,單簧管,低音管,擊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 |
2003 |
|
|
柯芳隆
|
讀醉 |
改編臺語歌曲 |
2003 |
|
|
彭靖
|
專輯CD:童話音樂-Vu Vu的故事 |
|
2002 |
|
|
蔡淩蕙
|
莊周試妻 |
歌者、演員、打擊樂器 |
2002 |
|
|
陳茂萱
|
在多風的夜晚/Wind in the Night |
女高音,鋼琴 |
2001 |
|
|
陳茂萱
|
南朝的時候-致李煜/Once upon a time in NAN-Dynasty |
男中音,鋼琴 |
2001 |
|
|
陳茂萱
|
契丹的玫瑰/Roses from Kitan |
男高音,鋼琴 |
2001 |
|
|
陳茂萱
|
踢踢踏/Titita |
男高音,鋼琴 |
2001 |
|
|
絲國政
|
別離 |
雙簧管與鋼琴 |
1999 |
|
|
呂文慈
|
遊戲 |
由多位演奏(唱)者的即興音樂 |
1999 |
|
|
蔡淩蕙
|
消失的王國—拱樂社 |
嗩吶、鑼鼓、絃樂重奏 |
1998 |
|
|
絲國政
|
楓葉 |
為中音笛與鋼琴 |
1996 |
2分02秒 |
|
柯芳隆
|
頭一擺 |
改編臺語歌曲 |
1996 |
|
|
李志純
|
A Mother's Prayer |
Film scoring, sound edition and sound effec |
1995 |
|
|
李志純
|
China Garden |
Film scoring |
1995 |
|
|
李志純
|
four documentary films |
Film scoring |
1995 |
|
|
李志純
|
Television shows |
Music compositions |
1995 |
|
|
蔡淩蕙
|
悲憐上帝的女兒 |
電聲音樂 |
1995 |
|
|
李志純
|
Dream |
Commercial Music |
1994 |
|
|
李志純
|
Hope there are some changes Tomorrow |
Commercial Music |
1994 |
|
|
李志純
|
Indulgence |
Commercial Music |
1994 |
|
|
李志純
|
Insomnious Night |
Commercial Music |
1994 |
|
|
李志純
|
Old Sweater |
Commercial Music |
1994 |
|
|
李志純
|
Rain Flower |
Commercial Music |
1994 |
|
|
李志純
|
Say Good-bye to you |
Commercial Music |
1994 |
|
|
李志純
|
Mechanical World |
for tenor and electronic band |
1993 |
|
|
李志純
|
Six popular pieces |
for piano solo |
1993 |
|
|
李英
|
打囉唆 |
蘭陽舞團舞蹈配樂 |
1993 |
|
|
李英
|
春夏秋冬 |
蘭陽舞團舞蹈配樂 |
1993 |
|
|
李英
|
查爾達斯 |
溫金龍,二胡與國樂團 |
1993 |
|
|
李英
|
第六感生死戀 |
溫金龍,二胡與國樂團 |
1993 |
|
|
李英
|
港都夜雨 |
|
1993 |
|
|
李英
|
饒舌歌 |
溫金龍,二胡與國樂團 |
1993 |
|
|
李志純
|
It's an Enigma |
Commercial Music |
1992 |
|
|
李志純
|
Someday |
Commercial Music |
1992 |
|
|
李英
|
用生命所愛的人 |
|
1992 |
|
|
李英
|
目蓮救母 |
|
1992 |
|
|
李英
|
戒定真香 |
|
1992 |
|
|
李英
|
夜深沈 |
大鼓與樂團 |
1992 |
|
|
李英
|
茉莉花 |
|
1992 |
|
|
張惠妮
|
備忘錄 |
一個由人聲、中提琴、敲擊樂與錄音帶組成的舞蹈音樂 |
1992 |
|
|
李英
|
絕情雨 |
|
1992 |
|
|
李英
|
傣鄉風情 |
笙與樂團 |
1992 |
|
|
李英
|
愛的傳說 |
|
1992 |
|
|
李志純
|
My Dear, My Friend |
Commercial Music |
1991 |
|
|
李英
|
心雨 |
|
1991 |
|
|
李英
|
早秋 |
|
1991 |
|
|
李英
|
西湖 |
|
1991 |
|
|
李英
|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
|
1991 |
|
|
李英
|
敖包相會 |
|
1991 |
|
|
李英
|
船歌 |
|
1991 |
|
|
李英
|
陸軍軍歌 |
|
1991 |
|
|
潘皇龍
|
搖嬰仔歌 |
管弦樂樂曲 盧雲生詞 呂泉生曲 潘皇龍配器 |
1991 |
|
|
潘皇龍
|
農村酒歌 |
管弦樂歌曲 呂泉生編曲 潘皇龍配器 |
1991 |
|
|
李英
|
彌度山歌 |
|
1991 |
|
|
李泰祥
|
叛逆與愛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90 |
|
|
李泰祥
|
情定威尼斯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90 |
|
|
李泰祥
|
無卵頭家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90 |
|
|
柯芳隆
|
補破網 |
改編合唱曲 |
1988 |
|
|
李泰祥
|
京華煙雲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7 |
|
|
潘皇龍
|
聲聲慢 |
管弦樂歌曲 宋李清照詞 黃永熙曲 潘皇龍編曲 |
1986 |
|
|
李泰祥
|
戰爭前夕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4 |
|
|
李英
|
春燈組曲 |
青訪團舞蹈音樂 |
1983 |
|
|
李英
|
躍舞天山 |
青訪團舞蹈音樂 |
1983 |
|
|
李泰祥
|
今年的湖畔會很冷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2 |
|
|
潘皇龍
|
六月茉莉 |
無伴奏混聲四部合唱曲 台灣民謠 潘皇龍編曲 |
1982 |
|
|
潘皇龍
|
牛犛歌 |
無伴奏混聲四部合唱曲 台灣民謠 潘皇龍編曲 |
1982 |
|
|
潘皇龍
|
思想起 |
無伴奏混聲四部合唱曲 台灣民謠 潘皇龍編曲 |
1982 |
|
|
李泰祥
|
誰是無業遊民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2 |
|
|
李泰祥
|
小葫蘆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1 |
|
|
李泰祥
|
名劍風流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1 |
|
|
李泰祥
|
明天只有我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1 |
|
|
李泰祥
|
愛你入骨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1 |
|
|
李泰祥
|
一根火柴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0 |
|
|
李泰祥
|
三角習題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0 |
|
|
李英
|
中國兒童韻律操音樂 |
舞蹈、體操音樂 |
1980 |
|
|
李泰祥
|
候鳥之愛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0 |
|
|
李泰祥
|
家變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80 |
|
|
李泰祥
|
一個太太恰恰好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79 |
|
|
李泰祥
|
歡顏 |
電影/電視劇音樂 |
1979 |
|
|
潘皇龍
|
小河淌水 |
無伴奏混聲六部合唱曲 雲南民謠 潘皇龍編曲 |
1969 |
|
|
絲國政
|
為兒童、青少年、青年的12首創作曲 |
|
|
|
|
黃新財
|
等待春天的風 |
大合奏 |
|
7分15秒 |
|
沈錦堂
|
詩篇 117 篇 |
宗教音樂 |
|
|
|
沈錦堂
|
詩篇 123 篇 |
宗教音樂 |
|
|
|
絲國政
|
櫻花雨 |
流行音樂演奏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