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徐紫芸 Banner設計/Yu HSU

走進劇場,幕啟燈亮,當觀眾席陷入黑暗,你是否曾注意到身邊竟有人默默拿出紙筆,在光影裂隙中分神匆匆紀敘,又或者,在黑暗中有道異樣的目光專注凝視,在欣賞之外更意圖獵取舞台上的浮光掠影,當場中的一切煙消雲散之後,將之默默存放心中,步出場外再重塑其肌理。

評論人——劇場的盜夢者——他們與時間競逐,亦步亦趨尾隨作品,妄想追尋主觀感知的客觀意義。由藝術創作端來看,評論人的洞見始終是後見之明,卻是歷史的先行者,他們擺盪在藝術與文化的兩端,是感性與理知的混成。即便社會至今仍對評論人的養成及產業中的定位反覆思辨,無可否認評論人是劇場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只因「如果一個演出沒有人要批評,作品就會消失不見」——詹慧玲。[1]

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堪稱國內資源最豐沛的獨立評論人獎助計畫,專案鼓勵評論人提出自己的觀察視點,於表演藝術評論台網站發表評論。2014年為首屆,多年下來培養許多評論人才。早期補助評論人以戲劇領域為大宗,亦有少數戲曲、舞蹈寫者。[2] 如:林乃文(2014)、葉根泉(2014)二人均寫劇評、舞評,執筆多以台灣劇場史發展為關照,林乃文以改編文本、身體、空間為本,栩栩描繪當下;葉根泉評論綱領分明,下筆時有意識與創作者對話。吳思鋒(2014)劇評心繫小劇場、民眾劇場及社會關懷,身兼小劇場演出製作、參與策劃者,評論亦是一種內省自我的方式。黃佩蔚(2014)關心藝術產業及環境現象,其後長年參與IATC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熱心評論的公共治理。吳政翰(201420152016)由「戲劇顧問」訓練背景出發,關注經典文本於當代的改編、新創、翻譯以及跨域作品。

戲曲評論人吳岳霖(201420152016)自承寫評論的初衷,來自當時碩士論文研究對象「當代傳奇劇場」,進而擴延至對當代戲曲的觀察,戲劇則作為戲曲跨界的參照對象。[3] 吳岳霖的劇評實踐將古典中文學科涵養同當下劇場的戲曲表演對接,叩問在過程中始終縈繞於心。「當代戲曲跨界」議題亦為其後許多戲曲評論人的母題關懷,如:林立雄(20162017)、林慧真(20192020)、蘇恆毅(2021)等人,各有特色,卻具相似的脈絡承接,其中,林慧真因地域之故關注較多中、南部演出之戲曲作品,書寫之對象類型多元。

白斐嵐(201420152016)兼擅音樂、戲劇,計畫以廣義的音樂劇場為軸,談劇場中的音樂,也觸及戲曲/劇跨界作品,劇評總誠實向讀者娓娓道來感受及源由;偶也因外文翻譯專長書寫特殊主題,如〈劇場裡的翻譯字幕,令人不得不目不轉睛的尷尬存在?〉一文亦別有意趣。同樣留心音樂及劇場跨界作品,蔡孟凱(2019)則由傳統音樂出發,用流暢明快的語調鋪敘傳統音樂劇場化過程之創作策略及文化脈絡。

樊香君(201420152016)於2014計畫之成果自陳台灣舞蹈評論的匱乏,2015年計畫以多篇「找身體」系列,逐步找尋台灣舞蹈身體之論述脈絡。吳孟軒(2015)則以社會實踐的視角評析當代舞作。鄭宜芳(2019)評論計畫著重將舞作置於舞蹈歷史及文化脈絡作觀察,簡麟懿(2021)亦關注舞蹈史的延續,以世代變革為切入點,探討藝術家創作及舞團經營。張懿文(20162017)評論計畫側重舞蹈於當代藝術空間的實驗型演出,立意結合跨領域藝術理論評析舞作。羅倩(20182019)計畫由當代視覺藝術理論背景出發,以觀演關係為軸心,觀察舞蹈及戲劇表演、影像、及場域空間的互動;執行認真踏實,2018年獲補計畫於一年時間發表評論竟多達25篇,數量居歷屆專案之首。謝淳清(2019)亦以當代藝術理論及美學之眼,視察舞作及劇作,更於疫情期間,針對萌發的線上演出撰寫評論如〈快遞關係《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徹底回收《垃圾時間》線上博物館〉

表演與空間的關係,亦是許多戲劇評論人關注之焦點議題,如陳元棠(20152016)評論計畫側寫中、南部劇場演出的場地「性格」如何影響創作,劉純良(20162017)、楊禮榕(2017)等人亦從非典空間切入,觀察藝術與場域之生產關係。楊智翔(2020)、楊美英(2019)關注地方戲劇及藝術節、駐地創作。

音樂評論人於專案創始初期相較舞蹈、戲劇、戲曲等其他領域匱乏,於2017年後補助漸多,劉馬利(20172021)、顏采騰(201920202021)、徐韻豐(2021)皆以古典音樂為評論對象。其中,顏采騰結合批判理論哲學背景,力圖建立批判式樂評書寫。馮祥瑀(2017),劉悉達(2018),林真宇(2020)等人之計畫亦突顯古典樂評之外的多樣性。

部分評論人亦將計畫聚焦於鮮明主題,有特定評論對象。如謝鴻文(20152016)關心兒童劇與美感教育。黃馨儀(20172018)、簡韋樵(2020),則由左翼文化批評脈絡出發,關注台灣政治及社區劇場、應用劇場之脈動。林育世(2014)、盧宏文(2017)觀察台灣原住民舞作及劇場,施靜沂(20202021)以花東原住民樂舞展演為題,除表演外,亦書寫音樂節、藝術季、行為藝術、性別議題。相對而言,亦有評論人專注評論方法的挖掘及實驗,如張敦智(20172018)「WTPN(Why This Play Now)計畫」結合戲劇構作進行文本及表演批評,陳代樾(2016)標舉參與式評論方法,杜秀娟(2018)「負傷的承載者:表演與觀眾的互為主體性探究」以創傷為主題,對調表演及評論的主客定位,張又升(2020)「學寫字:從評論的最低綱領出發」則有著刻意反璞歸真的寫作意圖。

 

註釋

[1] 引自表演藝術評論台「2019TT不和諧開講『歷史的返視、評論的在場』第二講側記」(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comments/32ec734a-52f3-4179-b533-4146e7c675c6

[2] 音樂專案評論人則於2017年起有所增長,除古典音樂之外,亦含爵士、流行音樂範疇。

[3] 參見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吳岳霖2016年「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跨.界Ⅲ:無盡的界線/限與有限的跨越/閱」成果摘要(https://archive.ncafroc.org.tw/result?id=2c96c00fa99d42e6a069ef09f0544016